一带一路湾区行_fororder_湾区行_副本

这些科研项目 引领广东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03-28 09:58:53 来源:南方网 编辑:陈梦楠 责编:赵滢溪

  27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对2018年度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进行颁奖。据统计,2018年度的科技奖项包括突出贡献奖2人、自然科学奖22项、技术发明奖14项、科技进步奖133项、科技合作奖5人,合计176项(人)。

  广东省有关负责人在介绍奖项特点时表示,获奖项目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奖项目成果转化应用后新增销售额累计达到1682亿元,新增利润累计达到293亿元,充分展现了广东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广东省近年来着眼优势特色产业及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在176项获奖项目(人)中,自然科学奖占比12.5%,为历年最高。

  在关键领域下大功夫

  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突出贡献奖两位获奖者之一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李立浧院士,近30年潜心研究西电东送关键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建设大电网现代仿真平台,有力推动了广东省能源电力技术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另外一位获奖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致力于鼻咽癌这一号称“广东瘤”的中国高发肿瘤治疗研究,将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由60%提到84%。这两位杰出科学家永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此外,青年科学家获奖群体也引人注目。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在获奖总人数当中占比34.8%,他们正成长为广东省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决策部署解决“卡脖子”问题。本年度的省科技奖充分体现这一政策导向。如技术发明奖占总奖项的7.9%,占比为历年最高。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等人完成的“超导磁共振快速成像关键技术、系统与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通过历时8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制成功国内首型联影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创立了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体系,打破了跨国公司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和临床应用,系列超导磁共振产品实现产值逾30亿元。

  粤港澳融合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在这些奖项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占总数的67.6%,显示出广东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稳健。

  另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本年度获奖项目中,港澳机构或人员参与的项目分布于多个领域,参与机构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获奖项目中有省外单位参与的达到40个,占获奖项目数的22.7%,参与项目研发应用的省外单位分布于北京、上海、浙江等10余省市。

  由中山大学赖剑煌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阮邦志教授等人历经10余年研究攻关合作完成的“视觉鲁棒特征提取与非线性分析”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成果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与转化,在2017年全球财富论坛人脸身份验证、高考考生人脸身份验证、地铁人脸识别等场景获得应用。

  广东省面向粤港澳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设立了科学合作奖。2018年度评选出的5名科技合作奖获奖人,均长期和广东省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向广东省引进技术、合作研发、培育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广东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

  省科技合作奖获奖者

  郭瑞·弗拉基米尔(Korzhyk Volodymyr):博士,教授,乌克兰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热等离子技术理论及应用的国际知名专家。

  马丁·门席斯(Martin Menzies):伦敦大学Royal Holloway学院地球科学系讲席教授。

  周国富:荷兰籍科学家,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荷兰皇家飞利浦首席科学家,平板显示与绿色光电领域世界知名专家,全球电子纸显示技术重要发明人之一。

  诸自强:国际著名的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清华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香港大学等14所著名大学的客座/兼职教授。

  黄国全:香港大学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系主任、终身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林亚茗 通讯员 粤科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