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记者 朱子荣):“南粤家政”工程实施以来,特区深圳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家政企业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着力打造“南粤家政”金字招牌。针对互联网平台与家政行业深度融合等新特点,拓展优化公共服务和管理等手段,推动互联网家政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媒体采风团采访深圳着力打造“南粤家政”金字招牌。活动方 供图
互联网+家政 以高科技支撑促进行业新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家政这个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助推下,正重新焕发着新的活力。
据深圳喜娃娃妇幼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炯东介绍,多喜娃建立“月子日记”,加强全过程管控,告知雇主月嫂每天需提供的各项服务,并由雇主评价服务提供情况。公司后台还专门建立由医生、营养师、护士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来跟进“月子日记”反馈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可以说,是一整个团队在服务一名产妇。
深圳市家庭服务业发展协会会长孙景涛表示,家政服务行业需要插上科技和金融的“翅膀”,以高科技支撑,提升家庭服务行业水平。在他看来,家政服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高科技提升家庭服务业水平,才能够从传统的家庭服务业向现代化的家庭服务业迈进。“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通过院校第三方机构,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线上线下开展教育,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教育的效能,而且可以扩大普及范围,互联网+家庭服务是实施精准管理的必要措施。”孙景涛表示。
据统计,截止目前,深圳市登录平台企业 407 家,录入家政服务员 204457 人,通过人证合一(即人脸识别和身份证识别)家政服务员人数共计 35500 人。
打造“深圳家政通”家政手机APP 每个街道建成一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
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深圳通过家政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自主研发了深圳市 " 家政通 " 信用平台,鼓励家政企业录入企业及其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信用证书二维码查询从业人员犯罪记录、健康体检、技能培训等信息,逐步解决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同时,深圳市率先出台《家政服务企业诚信经营规范》、《智慧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启用《家政服务行业基础规范》,出台《深圳市家政服务纠纷调解机制》,以 " 标准化建设 " 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家政企业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着力打造 " 南粤家政 " 金字招牌。
在加强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深圳市推动鹏城技师学院联合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将龙岗区职业培训学校打造成集母婴、居家、养老、医疗护理的 " 综合服务示范基地 ",并安排 900 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和升级改造。目前,正在实施整体提升改造项目,计划于 7 月正式挂牌运营。同时,深圳市还遴选 12 家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编制家庭保洁、母婴生活照护等 5 个专项能力教材,累计开展各类家政服务技能培训 10 万人次。
据介绍,下一步深圳将制定 " 南粤家政 " 基层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在年底前每个街道原则上建成一个 " 南粤家政 " 基层服务站,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家政服务;同时继续开展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深圳市家政服务业信用信息平台及 " 深圳家政通 " 手机 APP 运用推广工作,推动家政服务业诚实守信、规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