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举办,首席质量官创新典型及入围名单公布 7家粤企案例上榜获推广
9月1日,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
当天下午举行的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分论坛公布了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及入围案例名单,其中7家粤企上榜。现场,多家企业就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交流等话题贡献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让质量更好推动经济发展。
广东已有3万多家企业 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
首席质量官制度对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推进建设质量强国、质量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中兴通讯就率先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由公司副总裁担任,负责制定公司质量战略和中长期质量策划,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组织,推行业务维度与产品维度纵横交互的矩阵式质量管理机制,围绕公司主业务开展端到端的质量管理活动。首席质量官在最高管理者的领导和授权下行使质量建议权、监督权和否决权。”中兴通讯首席质量官晏文德在现场分享道。
今年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还探索会展结合的办会模式,举办了“质量之光——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展”(下称“创新成果展”)。
“首席质量官把控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对公司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陈小丽这次参会收获颇多。“这次参加展览,与其他企业的同台竞技更激发了我们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希望能够在质量上不断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继续努力铸造更多交通精品工程。”陈小丽说。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光明介绍,当前,广东聚焦制造业当家全过程,充分发挥首席质量官作用,在六西格玛(6σ)、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精益管理等优秀质量管理模式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引领带动质量管理转型升级,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广东已有3万多家企业建立了首席质量官制度,并在10个支柱产业和10个新兴产业集群中全面推广。
在制度实施方面,广东还将首席质量官制度落实情况纳入省对地市质量工作考核,督促各地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全覆盖。
157个“一站式”服务站 优化重点产业链强企服务
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能为企业、行业乃至产业发展带来什么助力?这个问题成为现场热议的焦点。
对于中兴通讯来说,首席质量官制度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该公司“智能至简”的数字化质量管理模式,推动“过程可视、风险可控、决策可信”的数字化质量管理变革,软件质量问题数下降26%。
在创新成果展,金域医学带来了以质量为生命的“健康哨兵”五维质量管理模式。“‘五维质量’包括战略创新谋质量、技术创新提质量、管理创新保质量、协同创新强质量、开放创新拓质量,实现质量战略—质量能力—质量创新的有效融合。”金域医学集团首席质量官何君表示。
该公司首席质量官全面负责公司质量安全工作,统筹质量管理、质量检验、质量安全等相关工作,如制定质量战略规划、推进质量计划、推广质量方法、设计质量改进计划、确定质量赶超标准、宣传质量文化、策划和提升质量核心竞争力等。
以此为缩影,在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广东突出示范带动,凝练出符合广东实际的286个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7个获选市场监管总局推广案例;突出质量帮扶,全省157个“一站式”服务站,优化重点产业链强企服务,组织开展跨领域、跨地区“链间帮扶”。
质量提升助力制造业当家 质量的提升正不断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
数字化时代瞬息万变,业务场景复杂多样,对质量管理提出更大挑战。“我们也在探索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质量管理的可行性,比如说中兴通讯与某运营商合作,利用大模型技术,部署了一套垃圾短信AI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经过跟踪分析,该系统目前对国际诈骗短信的预测准确率稳定在99%以上,拦截准确率超过80%。”晏文德介绍。
本次大会,广电计量携全产业链“一站式”技术服务解决方案、108㎡特装展位亮相“质量之光”专题成果展。“广电计量每年为客户提供200多万份证书报告,公司树立‘质量就是企业发展生命线’‘质量就是自尊’的理念,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全员上下建立质量意识,努力使每一个数据、每一份报告、每一份证书,都能经受住客户、同行机构、监管部门的检验。”广电计量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当前,全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广东明确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这对做好质量工作、加快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刘光明介绍,广东将不断扩大首席质量官覆盖面,切实发挥首席质量官在质量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广东还在推动实施质量强省“七大工程”,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规划建设50个由企业首席质量官主理的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持续产出质量标准创新成果,更好助力制造业当家。(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