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的首场分论坛——大科学计划与国际合作分论坛在生物岛举行。多位两院院士及来自近20个国家的顶级专家共200余人,围绕“大科学时代下的国际合作与共赢”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大科学计划与国际合作分论坛现场 供图 活动主办方
论坛开幕式上,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发起人、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贺福初院士首先作了发言。
贺福初院士表示,本次会议将进一步推动“π-HuB计划”在科技和组织方面的进展,加强国内外各个团队的合作。生命科学时代需要一系列大科学计划的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奏响了序曲,“我们期待,‘π-HuB计划’有可能整体揭示生命活动的契机,承担起引领生命科学的时代新使命。”
π-HuB计划提名委员会主席、π-HuB计划原主席罗伯特·莫里兹随后作了发言。他表示:“我们与中国学者在蛋白质科学等多个科学领域有着共同的兴趣。‘π-HuB计划’不仅是在广州设立的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项目,也是汇聚全球最优秀人才的项目。我们相信,这次大科学合作必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主旨演讲环节,世界蛋白质组学的开拓者之一、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院士、国际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理事会主席、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教授鲁迪·艾博桑德(Ruedi Aebersold),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副总干事罗德隆,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以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候任主席、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奥维·沃克(Uwe Völker)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介绍大科学计划国际合作成功经验,强调其对解决全球性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出席会议的中方专家还有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广州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永久。
与会科学家就“π-HuB计划”达成了广泛共识。他们认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是解读基因组学这部“天书”的“密钥”,是理解生命、攻克疾病的全球性关键科学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是大科学计划的必由之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打开新的大门。
据悉,以大科学计划牵引国际合作,“π-HuB计划”已与近20个国家(地区)50家机构共同构建全球创新治理体系。
此次分论坛在科技部、广东省和广州市支持下,由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执行总部)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主办,粤港澳相关合作高校、企事业单位协办。(文 车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