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打造 “三城一岛” 产业增长极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新质生产力 30 条”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01 13:34:05

  3月31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式发布《关于打造 “三城一岛” 产业增长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 “新质生产力30条”),推出30条覆盖投资、创新、产业、生态的硬核措施,聚力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激活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开发区模式”。

加速打造 “三城一岛” 产业增长极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新质生产力 30 条”_fororder_1

中新广州知识城  摄影 李剑锋

  “政策秉持与企业一起成长、双向奔赴的理念,大力实施‘七大合伙人行动’强化政企携手共建、风险共担、价值共创新型政企关系。”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秘书长陈超对政策进行详细介绍并向企业家发出诚挚邀请:“到开发区来,到离成功最近的地方来,总有一款政策适合您。”

  作为该区聚焦新质生产力“1+15+5” 政策体系的统领性政策,“新质生产力 30 条”在全国创新推出 “投资、项目、创新、企业、产业、园区、生态”七大合伙人行动,最高单个项目扶持达1亿元,全力构建“投资首选、创新引领、产业集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加速打造 “三城一岛” 产业增长极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新质生产力 30 条”_fororder_2

广州海丝城 摄影 邓志伸

  据介绍,“1+15+5”政策体系全面审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融资难”“用地难”,科技成果“转化难”等痛点难点堵点卡点,从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全链条、要素保障全方位等多个维度,构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闭环,推动“三城一岛”产业增长集聚成势。

  在投资领域,政策对外资通过精准分级管理,首先是降门槛让企业“能投”,外资奖励门槛从1000万美元降低到500万美元;其次是指方向让企业“敢投”,政策重点支持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最高给予1亿元支持。同时,加大力度让企业“愿投”,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影响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项目,支持比例最高可达20%。

加速打造 “三城一岛” 产业增长极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新质生产力 30 条”_fororder_3

广州国际生物岛 摄影 李剑锋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此次出台的政策不仅对符合省市要求的外企叠加支持,同时对暂未达到省市标准的企业提供“育苗温室”支持,构建“阶梯式”的扶持体系,做到“培强”和“育小”两手并抓。

  “新质生产力 30 条”首创“投资合伙人”理念,变“单向投资”为“双向奔赴”,将更有效发挥投资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作用。

  广州开发区转变角色,从“政策供应商”升维为“创新合伙人”,提供全链条政策扶持,让企业聚精会神搞研发,放心大胆搞创新。

  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刘俊表示,针对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在研发投入、金融供给、场地保障等方面的特点和痛点,依托包括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在内的“新质生产力企业”的梯队式成长培育链条,构建全生命周期、分类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政策以 “产业合伙人” 行动推动 “双轮驱动”,让企业真正成为新经济、新赛道的参与者、见证者、共享者。

  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首创土建技改、租赁技改等政策条款。“政策对工业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方式改造提升,分级分档给予最高3000万元扶持,对租赁关键设备和产线用于建设、生产,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广州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谭志彬表示,相较于以往的技术改造条款,政策新增了技术改造项目备案范围内厂房等建安工程的扶持,同时增加对租赁设备开展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扩大了企业受惠面。

  政策精准聚焦企业租金高、买房贵、拿地难等痛点,在降租方面,政策设置园区建工业保障房、科创0租园区、租金入股等改革探索,开展园区综合评价,对优质园区给予最高300万元运营补贴。在买房方面,政策鼓励园区通过产权分割等方式出让办公用房厂房,并给予最高300万元扶持。在拿地方面,重点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优质企业,建立“用地直通车”制度,让其轻松拿地、安心经营。

  在生态构建上,政策创新推出 “生态合伙人” 行动,聚焦人才、金融等要素,建立高层次人才直接认定机制,提供最高 150 万元扶持;设立 5000 万元普惠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同时,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探索行政执法 “综合查一次” 改革,让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场景应用等方面享受全周期服务,构建产业友好型营商环境。(文 焦婵娟)

编辑:朱桦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