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粤港澳三地青少年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共植纪念树。右图为华南国家植物园。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苏韵桦 记者 梁钜聪 摄
7月20日,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新揭牌的“绿美广东”物种展示园,30名粤港澳青少年种下分别象征广州、香港、澳门的木棉、紫荆和木莲三棵“粤港澳青年同心树”,寓意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亲情长青。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到2035年完全建成时,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望跻身全球前三。
选出103种绿美广东特色植物
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黄杞、金毛狗,观赏价值很高的中国无忧花、金花茶、杜鹃红山茶,珍稀濒危植物广东含笑、猪血木、狭叶坡垒……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考虑,筛选出103种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特色植物,本次重点展示其中的20多种。
一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积极开展科技支撑韶关、肇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组织完成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荐植物名录。这些植物的推广应用,有望带来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去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超过11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8种。在我国约3.7万种高等植物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收集超过1.7万种。
通过评价,华南国家植物园选出1500种比较有价值的植物,通过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推向市场。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国锋介绍,以矮牵牛为例,广州通过10年科技攻关,突破育种技术壁垒,形成性状稳定的“广州系列”矮牵牛亲代,现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矮牵牛品种8个,目前正在推广应用中。
首个专类植物展示园推动城园融合
7月20日,华南国家植物园首个专类植物展示园——木本花卉专类园正式揭牌。该园区占地面积340亩,现建有精品植物保育区、野牡丹科植物保育区、杜鹃花科植物保育区、苏木科植物保育区等专科、专属、专类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区11个,建成国内首个野牡丹科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国内首个簕杜鹃木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保存木本花卉植物96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
这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构建的国内首个“1+3+N”城园融合体系的一部分。其中,“1”指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3”指推进北—中—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N”指建设10个以上专类植物展示园和200个以上生态科普宣教点。
目前,“区、园、点”建设正有序推进,植物园城市网络体系雏形已现。
以白云山迁地保护示范区为例,正聚焦发掘岭南植物文化,丰富植物科普内涵,优选植物保育清单,提升园林园艺品质,讲好岭南植物故事,计划在云萝片区建设9个专类园,新增植物品种1000多种,在云溪片区建设5个专类园,新增植物品种280多种。
从城中有园迈向城园融合,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吸引力正稳步提升。
2023年上半年总入园人数141.5万人次,同比增长46%。今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
到2035年完全建成
按照规划,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于2035年完全建成。任海表示,从现在开始至2027年是重点建设阶段,有80%的专业建设内容要在这5年间完成。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要建成一个国际领先的,种质库、标本库、人才库、知识库“四库一体”的种质资源库,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可保育标本300万份以上、种子10万份、DNA提取物30万份;为了实现珍稀濒危活植物迁地保育和研究,还计划建设一个3.55万平方米的迁地保护与繁育中心。
值得期待的还有一个拥有花海景观、面积1万平方米的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展示馆,以启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感受自然之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我们还想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给植物园赋能,将植物园打造成超级的园艺学家、植物学家和科普导游。”任海表示,要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万物和谐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引领世界植物园发展,同时为国家的绿色发展提供支撑,“以目前来看,我们在全球植物园中排名前五,希望完全建成以后能跨入前三的行列。”(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钟晓宇 黄楚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