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广州黄埔融媒搭建全省首个“融媒孵化器”
2023-08-09 14:04:27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克军 责编:张琳瑞

广州黄埔融媒搭建全省首个“融媒孵化器”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809120625

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入选年度“全国融媒体中心能力建设十佳典型事例”供图 受访单位 

  近日,新华社“第三届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入选年度“全国融媒体中心能力建设十佳典型事例”,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

  据悉,全国共有15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24个市级融媒体中心、16个行业融媒体中心,共计190项调研样本被纳入研究报告,涵盖短视频、纪录片、直播、H5、漫画、动画、微电影、MTV等多种报道形式,涉及自主客户端建设运营、新兴技术成果应用、管理模式创新、国际传播推广、商务服务合作等领域。其中,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区县融媒协同治理——黄埔融媒孵化器”案例,从全国各地融媒体中心190多个调研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年度“全国融媒体中心能力建设十佳典型事例”。

广州黄埔融媒搭建全省首个“融媒孵化器”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809120210

广州黄埔融媒中心 供图 受访单位

  在论坛上,黄埔区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是基层主流舆论阵地,也是基层治国理政的新平台。黄埔融媒已建成包含报、刊、网、端、微、屏等30多个媒体平台的融媒立体矩阵,打造客户端、两微、抖音、视频号等多个百万级传播平台,覆盖用户超过500万。以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基础,黄埔融媒发力建设协同治理新平台,首创“融媒孵化器”,与基层街镇、职能部门合作共建“融媒分中心”,以“平台+技术+人才+数据”为基层各职能部门赋能,孵化出黄埔政法融媒、消防融媒、国资国企融媒等20个融媒矩阵,开发出“黄埔融媒帮”“黄埔平安指数”“红色党史小宣讲员”等基层治理平台和工具。

  本届论坛评审委员会专家指出,黄埔“融媒孵化器”基层治理案例,体现了“权不在我,治理有我”的理念,即不依靠行政职权的定向转移,而是依靠治理资源的优势互补;不依靠单个主体集中做大,而是依靠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同频共振,用基层融媒的平台、人才、技术和强大的用户基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据了解,“黄埔融媒帮”自2022年10月上线至今,已经协调解决民生疑难问题超过13000个,问题办结率达95%。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评价,“黄埔融媒帮”的推出,表明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已成功践行参与社会治理,也显示出区县融媒的功能正发生转变,具有相当的引领性、启示性意义。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社会治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温松表示,“黄埔融媒帮”的推出,无论是对县域融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要职能的履行,还是对当地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创新尝试和探索努力。

  除了“黄埔融媒帮”,黄埔融媒还根据各共建单位的工作重点、运营模式、治理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孵化共建方案,创新孵化出一系列以问题为导向、高度切合基层治理需求的治理平台和治理工具。据黄埔融媒中心负责人介绍,针对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重点,“融媒孵化器”依托全区中小学校教师资源,组建黄埔“第一科学导师”团队,线上线下定期开展丰富立体的科学教学实践活动。针对区教育系统缺乏聚合式线上教育平台的劣势,打造“黄埔教育直播”“黄埔网课”“作业我来秀”等品牌。针对区消防大队提升融媒体策划生产能力水平的需求,组建黄埔消防融媒体中心,借助黄埔融媒的传播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增强消防宣传的基层渗透率和传播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麦尚文认为,黄埔融媒体中心在深度融合的规模矩阵与质量效应上持续探索,展示了富有竞争力的融合发展能力,尤其是立足于广州这样的枢纽型城市的资源禀赋与信息引领下对区域治理的全方位需求,积极主动回应黄埔区的社会治理创新的清单,形成了“以协同治理为传播主责、以科技赋能为动力机制”的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黄埔模式”。对比全国其他地区的融媒体中心样本,黄埔融媒体中心是“轻装上阵”,但实现了“重度融合”。从节点上看,开发出“黄埔融媒帮”等系列一串串治理工具;从面上看,是更大的由“融媒孵化器”缔造的一张网,做到了实实在在的以媒体融合推动治理效能提升。(文 曾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