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广州增城:激活招商引资“源头活水” 汇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2024-11-12 16:47:5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广州增城:激活招商引资“源头活水” 汇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新塘民营工业园 摄影 区伟贤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2024年以来,广州市增城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推动东部中心成形起势、“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开展招商引资,坚持项目为王、提升引资实效,让更多的优质项目和企业在增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全区新增引进重点产业项目37个,已完成签约项目30个,当年签约率81.1%,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落地项目18个,当年落地率48.65%,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签约落地速度进一步加快。

  加大“力度”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

  2024年开春伊始,增城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区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以赴拼经济,释放出“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强烈信号,吹响了“实干为要”的行动号角。

  如何构建全员招商新格局?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增城建立“1+1+3+N”招商工作体系,成立区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推行3大层级重点项目审议会议,完善项目接洽、用地协调、洽谈研判、预审会议评估、专题会议研究、全体会议审议、签约落户和推动落地等引进流程,深化各部门、镇街、社会团体、企业共同参与的大招商格局。

  2024年初,增城区制定印发年度招商考核方案和任务书,紧盯引进内外资、签约项目等重点任务,逐级逐项明确工作进度、工作时限、具体措施,进一步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为今年的招商确定了“路线图”。

  沿着“路线图”,增城开启了招商引资“全速模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赴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地登门拜访企业,寻找合作机会,沟通落地需求,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区领导参与接洽客商超过350家次,各单位“一把手”接洽客商超过1200家次。

  强化“节会招商”,2024年以来全区累计举办各类招商活动35次,成功举办投资年会增城平行分会、智能传感器创新发展大会、广州增城(深圳)招商推介会、增城区经贸交流及环南昆山-罗浮山示范区推介暨荔港青年会10周年庆典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提升增城知名度。

  强化“精度”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数字化车间灯光闪烁,产业园区繁忙有序……2024年以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在增城落地、开工,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挺起高质量发展强支点。

  聚焦“招什么”,增城区抓实产业链招商,围绕半导体和新型显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补链、扩链、强链,积极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开展挂图招商、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强本土企业培育发展,鼓励支持在地企业增加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对有增资扩产意向的企业开通扩产项目“绿色通道”,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聚力“怎么招”,增城不断织密联动招商合作网。一方面借力省、市有关部门赴青岛、上海等市参加重大活动、拜访重点企业,对接市属国企加快重点产业项目落户,对接市交投集团、黄埔中新知识城、电子五所等重点平台,推动建立招商联动机制,共同服务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区产投、城投等区属国企积极参与招商,会同招商部门引进多个重点产业项目;南粤基金牵头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广州东部中心发展基金,深化以投促引。

  提升“温度”打造“近悦远来”良田沃土

  项目、企业之所以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离不开当地政策、金融、服务等的支持、保障。增城打出要素保障“组合拳”,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让企业舒心搞生产、安心谋发展:

  统筹谋划产业承载空间,落实落细招商项目选址研究,紧抓重点项目落地源头重点,定期梳理、实地考察重点开发平台可招商地块及重点产业项目拟选址地块的用地情况,为加快项目落地提供信息支撑。

  成立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等方面投早投小投科技。南粤基金牵头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广州东部中心发展基金,重点投资增城“芯显车”、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东部中心基础设施项目。

  创新出台人才奖励政策,支持高层次人才、产业骨干人才、企业“三高”人才、企业优秀毕业生等五类人才,对人才承诺给予信任审批,实现人才政策“敢承诺、优先享”,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努力让企业和员工扎根增城、深耕增城。

  优化营商环境,增城还有更多举措。通过全力推动“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工作机制2.0改革,落实“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试产”,服务和保障项目发展,全区超200个筹建产业项目享受到“全程领办”服务,产业项目交地速度平均缩短至1至3个月。依托“增心办”微信小程序,搭建“企呼我应、增心服务”企业服务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更精准、便捷的方式做到“企呼我应、无事不扰”。平台自2024年4月底上线以来,61家企业、诉求107项按时办结率100%,刷新企业服务“增城速度”,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

  从招商引资到项目建设,从服务企业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这背后是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群策群力、苦干实干、奋勇争先,着力汇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城新篇章。(文 陈惠瑜 区伟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