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广州垃圾中转站换新颜 化“邻避”为“邻利”
2024-11-15 12:00:04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车园元 责编:王悦阳

  近日,家住广州市荔湾区华誉一街附近的居民发现,一直困扰他们的垃圾站的臭味和垃圾转运车辆进出的噪音悄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经过升级改造的资源收集中心。原来,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在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及荔湾区多宝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御景壹号资源收集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里里外外都换上“新颜”。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2024年广州市民生实事的落实。今年初,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市人大代表通过投票表决,从12件候选民生实事中差额票决出2024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推进垃圾收集、转运站治理和改造升级,建设绿美广州”,是广州市2024年民生实事的第一项内容。

  从今年4月开始,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针对不同社区的垃圾站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升级改造,首批改造完成的垃圾站实现了华丽“变身”。走进广州3个小区的垃圾压缩站、资源收集中心,探寻垃圾站改造升级背后的秘密,总结将“邻避”转化为“邻利”的广州经验。

  集中管理解决扰民问题

  “升级之后,资源收集中心臭味几乎没了,蚊虫也少了,外观看起来与整体环境更和谐,现在带小朋友出来散步安心多了。”在荔湾区御景壹号居住了近8年的王女士见证了御景壹号资源收集中心(以下简称“资源收集中心”)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座资源收集中心升级改造后实行分区管理、分区使用,目前共设置8个区域,自2024年5月启用以来,主要承担了附近四个社区6000余户居民的其他垃圾及30多家餐饮店的厨余、餐厨垃圾临时中转工作。

  “资源收集中心改造前墙体比较矮,有旅游大巴路过和高楼层的居民家里都能看到里面凌乱的作业环境,居委会过去也收到附近居民关于臭味和噪音的投诉,街道也走访了居民,了解他们的诉求。”多宝街有关负责人刘晓钢表示,资源收集中心过去是由小区物业管理的公建配套,去年12月开始由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多宝街道接手对垃圾站进行升级改造,于今年5月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改造后的中心配备了能覆盖全站的智能雾化除臭设备,每5分钟喷雾10秒来除臭除异味,可以有效解决垃圾转运的臭味问题。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资源收集中心的24个垃圾桶只要装满就马上运走,餐厨垃圾也做到日产日清,街环卫站做好每天日常洗桶、转运工作,多管齐下确保资源收集中心无臭味,减少对居民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精细化作业让垃圾无留存

  荔湾区的坦尾资源集运中心于10月刚完成升级改造,原来粗放式的简易工棚“变身”成一座绿色的封闭式管理的标准现代工业化厂房,与周边环境更为协调。这次升级改造优化调整了收运模式,虽然没有增加占地面积,但是压缩处理能力从原来的35吨/天提升到最大能处理300吨/天。

广州垃圾中转站换新颜 化“邻避”为“邻利” 

升级改造后的荔湾坦尾资源集运中心 供图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过去,坦尾资源集运中心的设备以及外观都是比较陈旧的。我们接管这个站点后,立马专题研究,按照中心城区建设高品质转运示范站的有关要求,跟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街道沟通将这个站点纳入到示范站升级改造范围。”广州环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蔡伟军表示,坦尾资源集运中心作为“书记项目”,书记、副书记和支部书记都对其负责,集团也从党建层面集中力量协调各种关系推进工作,实实在在地服务周边群众,一个站点服务七条街道,效果相当明显,群众对效果很满意。

  蔡伟军说,过去该站点以人工作业为主,没有封闭的情况下造成较大的噪音污染;另一方面,大型压缩车在外面作业占道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噪音大、臭气外溢,大车长时间在外面作业容易“跑冒滴漏”。站点升级以后现在采用小型压缩车转运方式,在提升垃圾进站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臭味影响。

  优化设计破解垃圾“堵”民

  为彻底解决扰民问题,登峰街如同“绣花”般细致入微地优化提升垃圾收集点,让城市微空间焕然一新。“今年五月有热心市民向街道反应垃圾中转站中午噪音大、交通堵塞的问题,街道党委很重视。今年8月完成了垃圾中转站的升级改造,现在外观、交通、噪音问题都解决了!”登峰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国富表示,这个垃圾中转站是商贸城的配套房,建筑物业权是越洋商贸城所有,为了这次升级改造,街党工委书记和越洋商贸城主要负责人多次沟通协调,终于成功争取到越洋商贸城无偿提供部分物业供街道作为公共设施使用,为改造提供了场地支撑,改造后缓解交通“堵”民的问题。

  “过去主要靠大型压缩车每天来收集一次垃圾,噪音很大,改造以后采用小型压缩车收运方式,一天转运三次以减少垃圾存放量,使得垃圾从收集、运输到暂存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噪音大大降低,对居民的影响也随之减少。”陆国富说,新的中转站点对站内区域进行了规范分区,里面加设层架可放置两层桶,在合理布局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站内空间。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卫生是一座城市的“门面”,广州城管将继续聚焦“垃圾综合治理”“城市容貌品质”“民生公共服务”等民生实事,不仅在提升城市容貌品质上再用力,同时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绣花功夫”为城市环境“美颜”,谱写城市管理新篇章。据悉,自2024年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居民区周边的150座垃圾收集、转运站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升级改造,今年来,已完成新建、扩建11座生活垃圾转运站,新增转运能力1400吨/日。(文 成广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