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30个国家驻穗总领事及代表、外国商协会代表走进黄埔,考察区域投资环境,并与本地优秀企业开展交流对接,旨在搭建起双向投资合作的平台,筑牢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释放“强引力”:约30国驻穗总领馆官员探访黄埔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明珠”和广州东部中心重要承载区、活力创新轴核心节点,40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始终以大力度开放、持续性创新、高效率服务,赢得全球投资青睐,荣获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且连续4年获得国家级投资促进大奖。
驻穗总领馆代表活动现场 摄影 李剑峰
本次约30个国家驻穗总领馆的近40名官员及代表、数家外国商协会代表以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60多家本地有出海需求的优质企业共同参加。
为进一步了解黄埔的“硬实力”和“黑科技”,代表团一行参加推介交流会后集体观看了小鹏汇天、亿航智能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展示,并详细了解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发展规划。
小鹏汇天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也是同样位于黄埔的小鹏汽车的生态链企业。今年10月,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式动工。该基地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体部分,规划年产能1万台。
而同为低空经济领军企业的亿航智能,其EH216-S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已先后获颁全球首张型号合格证、全球首张标准适航证、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并逐步推动商业化运营。
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林悦文(Ms. Panika Pittayavestsoonthon)第三次到访黄埔,她称赞黄埔营商环境良好,大力支持企业发展。林悦文表示:“亿航等黄埔高新技术企业已与泰国当地企业携手,在泰开展业务,这些新技术有助于泰国旅游、农业等领域发展。明年将迎来中泰建交 50 周年,相信未来有更多领域的合作空间和机遇。”
外企“优选地”:全区聚集外资企业超5000家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长。作为广州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外资”一直是绕不开的重要话题。2023年,全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30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44.4%,且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经开区之首。
在推介交流会上,新加坡驻穗总领事罗德杰(Loh Tuck Keat)表示,黄埔拥有众多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公司,是外资企业发展的友好地。尤其是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之间重要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在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斐然。
中国德国商会华南及西南地区执行董事马廷坤(Martin Klose)对黄埔区印象深刻,认为黄埔宜居宜业,既有众多产业集群,又有适合家庭的户外休闲空间。他说:“德国在绿色技术方面发展深厚,能在氢能等绿色产业方面提供宝贵经验,助力黄埔区绿色发展。以双碳目标为例,中德双方对此均十分关注,相信德国过去几十年的绿色发展经验,能在这一议题上作为借鉴,为未来合作提供契机。”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高强度引资、高效能服务持续营造外资友好型营商环境,与企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现代氢燃、赛默飞、梯瓦等企业纷纷落户,蔡司、宝洁、安利、百事、可口可乐等企业持续增资扩产。
目前,全区拥有跨国公司超50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330个。2024年1-10月,全区新设外资企业248家,同比上升11.7%,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0.9%,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
出海“桥头堡”:新增境外投资项目数全市第一
26日下午,各国驻穗总领馆代表、商协会代表参加出海企业路演专场对接会。嘉德乐、凌度智能、弘亚数控、阳普医疗等多个优质项目上台路演,总领事馆官员及商协会代表纷纷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优秀产品点赞。现场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活动规格高、效果好,可以充分链接各国领馆资源,为有意愿出海的企业搭建了高效对接的平台。
今年是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也是“全球投资促进年”正式启动年。此次“领团进黄埔”活动,进一步释放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对外开放、链接全球”的强烈信号。接下来,黄埔将借助总领馆、商协会、大型展会等平台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联动并举。
一直以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不仅是优质企业的集聚地,更是致力于推动区内企业扬帆起航,走向世界。
2024年,文远知行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并取得阿联酋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路跑牌照;小鹏汽车首批量产车从黄埔“驶向”巴黎车展,开启欧洲预售;视源股份TV主板全球出货量已超7亿片,全球市占率已近30%……
据悉,2023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新增境外投资项目66个,位居全市第一,包括生物医药、物流供应链、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企业,覆盖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加坡、沙特、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外,还积极开拓非洲等新兴市场,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文 朱桦 王嘉敏 周亚东 李浩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