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一键下单即可上门回收家具、衣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成为路面砖、路缘石,循环经济产业园变身“无废景区”“无废园区”……自2022年全面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广州已圆满完成《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确定的试点阶段性工作目标。目前“无废城市”建设进入深入推进阶段阶段,广州“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和典型经验逐渐成型。
足不出户即可为家具衣物电器等安排好“余生”
“牛奶瓶投放前一定要清洗,不然就不能回收。”市民汪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家担当垃圾分类的“终端”角色,家里人分类好的垃圾是他最后拿去定点投放点投放的,“我投放前一定要再细分一遍。”
正确分类是垃圾有效处理的前提,广州以科技赋能,强化源头精细化管理,探索垃圾分类基层治理新模式。如白云区自2022年以来就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站桶作业模式,启动垃圾分类“云站桶”志愿服务,以“新技术应用+激励机制配套”掀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监督的志愿热潮。“云站桶”值守模式鼓励居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在生活中养成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如今在广州,不仅线下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蔚然成风,线上也可处理大件废弃物品。据了解,“穗好办”APP上线了“穗回收”服务,实现市民下单-平台分单-回收人员上门-回收再利用“一站式”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为不用的家具、衣物、电器等安排好“余生”。
垃圾分类宣教馆
垃圾分类好后,要如何完成中转运输管理?广州着力破解收运系统不成熟、垃圾混收混运等问题。如白云新城资源处理中心设置智能监控指挥中心、垃圾投料平台、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等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对垃圾处理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非生活垃圾混入便及时退回,避免生活垃圾“混装混运”情况出现。提升中转站精细化管理水平,助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而在终端处置环节,广州积极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建筑垃圾为例,目前建筑垃圾处理再生利用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主要分为再生建材和消纳处理两类。广州支持引导国内具备先进处理工艺技术的企业积极参与终端处理,回收的建筑垃圾可用于生产混凝土和水稳层,还能生成如人行道路面砖、路缘石、透水砖、河道生态护坡砖等高附加值新型生态建材。
广州城市资源绿色路材研究制造中心
循环经济产业园“变身”生态景观公园
“这哪里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简直就是景区啊!”参观完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后,市民罗先生感叹道。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仙村循环经济产业园内,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5000吨,年处理量183万吨,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8.39亿度。其处理的垃圾经烘干、燃烧、充分燃烧、燃尽后剩下来的炉渣只有原来的20%,炉渣经资源化处理后可以用来制砖、修路等,且因为其含有铝、铁、铜等金属,炉渣也可再出售。据介绍,除配套灰渣处理系统外,电厂还配备有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双脱硫、双脱硝技术,烟气排放优于欧盟2000的排放标准。同时,该项目配套废水处理系统,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在园区循环使用,实现全回收零排放。
据了解,电厂参照传统岭南园林风格进行设计,打造出具有“水随园转,园因水活”特色的岭南建筑。同时,该厂以良好的生态园林景观为载体,打造工业旅游、循环产业、环保示范、科普教育等基地,树立垃圾焚烧行业的新标杆。
“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景观公园”是广州在“无废城市”建设中走出的一条创新路径。“无废城市”建设有关制度提出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完善7大循环经济产业园智能化、生态化建设。广州依托7个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起“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在国内首创“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景观公园”模式,以良好的生态园景观为载体,融入体验展示和科普教育,创造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的绿色循环产业园体系,让“无废景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新标签。
“无废城市”建设完成试点进入深入推进阶段
广州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据了解,2022年4月29日,广州正式印发实施《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设置57项指标、55项工作任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标志着广州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至2024年,广州已圆满完成《试点方案》确定的试点阶段性工作目标。
在总结建设试点经验基础上,2024年1月18日,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印发《广州市“无废城市”提质增效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5年)》,提出了35项工作任务和30项评价指标,标志着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进入深入推进阶段。2024年,广州强化生活垃圾调度管理,共处理生活垃圾809.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新(改扩)建生活垃圾转运站75座,新增进站压缩转运能力1500吨/日。新增资源化利用处理能力,建成规划内分拣中心1个、消纳场项目1个、循环利用项目6个,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同比上升6%。
《工作方案》提出按照先易后难原则,组织开展“无废细胞”建设(“无废细胞”是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活单元,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社区、村镇、家庭等各类生产生活单元),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各类“无废细胞”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进而进行更大单元的“无废园区”建设,最终实现“无废城市”全域覆盖。下一阶段,广州将继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程度,形成广州“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和典型经验,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文/图 成广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