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8时,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六位来自法学、教育、企业、媒体等领域的人大代表接受采访,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共同为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
地方立法要突出地方特色
孔繁华(市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作为一名来自法学教育界的代表和市人大法制委委员,自担任本届人大代表以来,孔繁华参与了十几部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起草、审议和论证工作,亲身感受法规的出台过程。她认为,广州市地方立法的亮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地方特色;二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在《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过程中,秉承“一不写两必写”的立法要则,他们将广州的“历史特色、文化名片和名城标签”等内容吸收进《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
在《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针对中小学生能否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的问题,争议比较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她和市人大调研组一起到校园和社区,听取家长、学校和学生的意见,最终条例既没有“一刀切”严禁电子产品带进校园,也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在综合考虑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赋予学校自主管理权,并明确规定除教学需要外电子产品严禁带入课堂。
孔繁华表示,立法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富有意义的工作。每一部法规都会有难点和争点问题,每一次参与立法活动都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是她参与立法工作的最大动力,也是广州城市法治进步的具体体现。
基层立法联系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陈宁(市人大代表、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举措和标志性成果。2024年3月15日,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挂牌运作,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在广州南沙的国家立法“直通车”,也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广州在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战略使命,但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又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殊情况,在落实《南沙方案》的实践中,广州遇到不少新的前沿的法律问题,而广州又没有像深圳、珠海那样的特区立法权。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广州设立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对广州就具有非常特殊和重要的意义,给了广州一个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反映大湾区实际情况,反映广州法律需求法律诉求的重要平台。
陈宁表示,开设“直通车”,搭起“连心桥”,让每一件法律都满载民情民意,“原汁原味”地直达全国人大,这是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责任和使命。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挂牌以来近一年时间,已经对4部法律草案提出意见建议700多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送有关法律问题的专项报告6份。他希望,通过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让广州南沙大湾区的声音,直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持续走深走实,走向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
为人民立法,立人民需要的法
陈武(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校长)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严峻挑战,在这一方面,广州走在了全国前列,率先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立法。陈武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她深感问题之严峻、责任之重大。
《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的诞生,有力地破解了转诊绿色通道问题、手机管理难问题、休学复诊难问题、校园欺凌防治难问题,这不仅是立法的进步,更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和关怀。她表示,为人民立法,立人民需要的法。《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这一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法可依,上榜2024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对此,她向全社会发出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和快乐成长!
广州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改革有深度
应华江(市人大代表、北明软件有限公司总裁)
广州始终走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改革有深度”,打造了一系列全国首创的改革经验。
2024年5月1日,《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正式实施,更是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以自己公司为例,因某些原因导致公司不能享受相关政策。对此,天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协调各局委办多渠道调查、落实相关情况,最终公司及时享受到了应有的政策红利,这让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广州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速度”和“温度”。
事实上,广州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2023年,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施工及后期运营产生的噪声问题,给天河智慧城园区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面对这一问题,应华江和园区其他代表多次实地调研,与周边产业园、重点企业面对面交流,全面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并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做了汇报。应华江介绍,天河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并加强督办,区委、区政府同样心系企业,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多次协调市、区主管部门和园区企业代表进行现场沟通。在多方关心和努力下,市职能部门快速响应,迅速调配资源,高效完成了机场二高广汕路至华观路隔音板的安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府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决心和力度。
2024年,应华江提交了《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今年两会,应华江又提交了《关于新发展格局下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出了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3点建议,期待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助力民营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同心栽下“梧桐树”,诚意引来“金凤凰”。自2021年12月起,作为市人大代表,出任天河区新塘街道智慧城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他表示,将继续不断努力,为广州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多作贡献。
“百千万工程”激活乡村高质量发展动能
雷映霞(市人大代表,增城区正果镇畲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在广州增城有一条别具特色的村庄,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有着“广东九寨沟”之称,是广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它就是畲族村。在这个村土生土长的雷映霞,目前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市人大代表,雷映霞深刻体会到推进“百千万工程”对于激活乡村高质量发展动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正果镇畲族村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我们因地制宜打造了本土特色高端荔枝——玉荷包荔枝示范基地。与此同时,畲族枇杷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名单。目前该村不仅有荔枝枇杷,还有药材、菌菇、蜂蜜等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她表示,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得益于“百千万工程”和“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最近刚完成了主干道景观提升、盘瓠王墓小公园建设等项目,村里的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在近几年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未来,畲族村将继续大力培育“文化+产业+旅游”的发展新业态,努力走出一条民族村寨特色发展之路,把“百千万工程”施工图变成幸福生活的实景图。
传承弘扬优秀广府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林劲(市人大代表、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林劲是一名在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工作的媒体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常年在电台用讲古形式传播广府文化的讲古佬。对于传承弘扬优秀广府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他觉得要做好三个“粤”字方面的工作,就是听粤韵,品粤味,传粤俗。
对此,他有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听粤韵方面,他认为应推动更多广东音乐、粤曲以这样的创新方式走进校园和社区,不仅培养爱好者、表演者,更要鼓励民间创作,挖掘更多优秀作品。二是品粤味,粤菜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名片,应继续改革和提升美食节形式,使其成为新菜式、新名厨、新创意、新模式的发布会,大力鼓励跨界、跨节传播。三是传粤俗方面,对于体现广府精神且有积极意义的广府习俗,像龙舟文化活动,打造成龙舟文化嘉年华,使其成为广府文化的一张耀眼名片。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林劲表示,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将继续用讲古的形式传播广府文化。他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广府文化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广州的文化自信也将更加坚定。” (文 朱桦 傅细明 图 穗仁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