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社区绣花”行动! 广州推动30个老旧社区容貌环境跃升
2025-03-12 13:43:27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朱桦 责编:王悦阳

  2024年以来,广州持续开展“社区绣花”行动,与“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任务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整合各类培育资金超6亿元、推动解决社区痛点堵点问题230余项、整治影响社区容貌环境问题5700余宗。

  如今,“社区绣花”行动已经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在创新中逐步实现从单纯日常维护、容貌提升到文化展示、业态升级的转变,激励社区在培育提升中探索出一条“自我造血”的新路径,让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聚力:多元力量齐参与

  走进荔湾区逢源街道逢源北社区,便可见宽敞平整的社区小广场,破损的红砖路面焕新成复古的水泥灰砖;零散的空调外机铁皮棚统一更换;裸露在外的变电箱也穿上了“新外套”,这些变化都是“党员+志愿者+微管家”的守望相助队伍共同参与“社区绣花”行动的成果。

  “我们以前想找社区帮忙解决,但是社区人手少、经费少,也难以及时解决。”居民黎阿姨回忆道。原先小广场上的地砖时常松动,遇上雨天,居民稍不留意就被溅一身水。

  精细化管理是城市治理的艺术。在基层,如何用有限的力量推动有效治理,成为这些地方面临的一道必答题。而“社区绣花”行动为基层多元力量的参与提供了舞台,基层组织力量就是最关键的一环。

  在“社区绣花”行动中,逢源北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优势,锻造了一支“党员+志愿者+微管家”的守望相助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培育提升的中坚力量。仅在2024年,社区的党建矩阵就服务群众3778人次,成为凝聚社区群众的重要平台。

  逢源北社区的创新不是个例。在黄埔区,鱼珠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黄埔区天虹社区充分运用‘大党工委’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7家辖内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华南理工大学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筹集社会资金20余万元,对社区进行全域提升。”

  紧邻珠江,越秀区人民街太平通津社区在过去一年发生了不少改变。港汇大厦楼下,宽敞整洁的小广场成为居民每天打羽毛球的地方。旁边,老旧破损的居民楼外立面粉刷一新,还建起了与港汇大厦风格一致的护栏和雨棚,形成独特的“屏风”,更增加了绿植作为装点。遇到下雨天,雨水顺着雨棚流进绿植花盆里,一旁的下沉式居民楼一楼也不再积水了。

  太平通津社区党委书记林伟锋介绍说,通过“社区绣花”行动,街道不仅调动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还撬动更多企业资源,共同完善社区环境。就在2024年,社区成功与一批机团单位协作,由企业出资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提升。

  社区环境的系统提升,不仅需要政府、社区、居民之间的紧密互动,更离不开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深度参与。只有融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有效推动社区治理从“政府包办”向“价值共创”转变。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社区绣花”行动中,不少社区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为居民提供多元、深入、全面的服务,共同解决了群众面临的各种问题。

  南沙区豪岗社区发动中铁隧道局、辖区商户投入550余万元;白云区罗岗、石岗、海苑、朝阳第二社区发动经济联社、驻地企业投入2000余万元,共建美丽家园,共享培育成果……放眼全市,各区在2024年积极探索“财政托底+部门聚力+社会共担”培育模式,引流整合其他政府项目资金超5亿元;撬动热心企业、机团单位、经济联社等社会共建资金7000余万元。

  广州“社区绣花”行动在制度“微创新”中不断发力,广泛凝聚社会力量,不断强化多元主体多方资源统筹整合,让高质量基层治理实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赋能:产业提升促发展

  天河区元岗街道天源社区融通和园,来了一批批新入驻企业,给片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从废弃的产业园到南越SYNT影视文化集群产业园,这些变化离不开“社区绣花”行动为区域创造的内生动力。

  “在招商过程中,高品质办公环境是关键。以前,园区破旧、路窄,停车不方便,街道联合物业和我们中创孵化器开展培育项目,帮助园区焕新,已经引入了多家高质量、新业态的企业,租赁出一万多平方。”园区运营方、中创孵化器产业运营中心区域项目总经理胡孔云表示,通过“社区绣花”行动,培育升级后预计新增就业岗位600个、新增工业年产值1.5亿元,以文旅活力助力元岗经济高质量发展。

  社区空间的产业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城市竞争力。面向广州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伟蓝图,广州正在“社区绣花”行动中以社区为单元,不断优化社区产业空间,激发城市产业发展动能。

  这样的趋势不仅在天河,其他区也同样在发力。越秀区黄花岗街道城中村社区云鹤社区在“社区绣花”行动中,“腾笼换智”清退疏解低端产业。依托云山大酒店旧楼提升成果,新增优质商业、办公载体9000平方米,“十余年烂尾楼”成功改造“变身”隽语悦己长租公寓;花都区花东镇推广社区,美丽墟镇主体建设落址新市场片区,杂草丛生的边角地化身绿美生态小公园,商达街紧扣“推港夜墟”主题,提取“空港+墟市”元素,打造350米空港风格高品质商业街区;花都区赤坭镇赤坭社区通过提升社区容貌品质,将整个沿江路街区委托企业运营,构建“滨水休闲-主题消费-文化体验”的商旅文融合生态圈,目前已有几十家商户租摊经营,吸引众多市民群众打卡消费。

  一个个实践将基层空间品质的优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串联起来。通过数年的实践,广州以社区空间为抓手,不仅注重物理环境的提升,更注重在资源要素创造性盘活上下功夫,积极创新培育模式,打造多元业态。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同时,改善营商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在重塑社区功能的过程中,真正激发出社区内生动力,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社区绣花”行动! 广州推动30个老旧社区容貌环境跃升_fororder_3

提升后的越秀区黄花岗街云鹤社区

  铸魂:文化场景焕新颜

  走进“萌宠广场”,明亮的颜色点亮社区中心,小朋友们的目光总是离不开广场上生动精巧的“萌宠”雕塑摆件。而900平方米的广场,也成为居民群众茶余饭后散步的首选地。

  看表面,萌宠广场的改变是空间物理性的提升,实际上则是在地文化与环境相融的再呈现。毗邻广州动物园,云鹤社区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场景营造特色,通过政企联动等方式筹措资金400余万元。原来杂乱的停车场蝶变成“萌宠广场”,实现社区空间向文旅打卡点的功能跃升。

  视线转向美丽乡村。白云区朝阳第二社区依托百年荔枝林与溪塘水系深挖在地文化,多次走访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座谈会,听取他们口中关于田心村的历史,尤其是祠堂、古树、居民的迁移等历史,结合田心村历史和现有水乡文化,在“社区绣花”行动中将田心村的水乡文化和环境提升结合起来。

  如今,从田心村口、崇廉园塘到田心文化广场,荒废边角地转化为移步换景的绿美公园。环绕式生态长廊已经成为田心村社区文化的最佳展示舞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沉浸式生态生活场景时时刻刻展示着社区的精、气、神。

“社区绣花”行动! 广州推动30个老旧社区容貌环境跃升_fororder_4

改造后的白云区石门街朝阳第二社区

  广州这座拥有2000年历史底蕴的城市,在地文化跟随时代不断发展,从“旧”到“新”,一个个社区构建起文化空间、策划文化活动。在挖掘在地文化的过程中,在居民之间形成文化的共鸣。

  放眼全市,挖掘在地文化,探索场景构建的社区不在少数:海珠区益丰社区将200平方米创收停车场改造为复合型社区公园,使功能修补与文化叙事在方寸空间中有机交融;罗岗社区利用闲置耕地打造集休闲、农耕、文化一体的主题农田公园;西站社区追寻铁路印记,精心设计了带有铁路元素的西站社区logo贯穿于整个社区;逢源北社区融合“左右逢源”“天圆地方”设计理念勾勒岭南文化肌理……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项社区品质培育提升工作,不仅是修补功能缺失,更是对“空间-行为-情感”的交互关系的精雕细琢。各区在实践中,将物理空间转化为有温度的生活剧场,使街巷肌理成为文化认同与情感交流的载体,用文化力量为基层治理助力,再以基层实践滋养出的文化为基层治理提供深层动力。(文 成广聚 陈紫芬)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