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领航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广东率先构建全链条AI教育生态体系
2025-04-10 17:15:14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朱桦 责编:王悦阳

  2025年4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在“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重磅发布广东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2素养1纲要”方案(以下简称“2+1”方案)。“两大素养框架”是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1”个课程纲要是指《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据悉,“2+1”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建设、培养目标等方面,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出具体要求,为各地、各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基于国家平台整合人工智能进行教学创新,开展师生人工智能素养评价提供参考。

  本次发布的《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和《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首创师生差异化培养标准。教师能力建设构建“意识理念、知识技能、实践应用、专业发展、社会责任”五维核心能力体系,重点培育教学场景的AI融合创新能力;学生素养发展确立“人机共生观、技术实现力、智能思维力、伦理责任感”四维育人框架,着力培养兼具数字公民意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新生代。配套的“基础必修+拓展选修+项目创新”三级进阶式课程体系,通过小学启蒙认知、初中实践探究、高中创新应用的螺旋式进阶路径,实现学段有机衔接。

  在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环。据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介绍,省教育厅已通过统筹专项资金、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加强教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举措,助力教师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未来,还将开展智能教育领航名校长名教师示范培训、人工智能教师全员培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穆肃教授指出,新课程体系具备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智能伦理内核,构建人机共生理念与社会责任意识;二是形成知识图谱完整的递进式课程架构,覆盖从基础认知到创新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三是采用“标准引领+弹性实施”的推进机制,在课时安排与资源开发上实现科学性与实践性并重。

  针对区域发展差异,广东省创新实施“双轨并进”战略。教育厅林如鹏厅长强调,将通过“普惠资源开发、师资梯队建设、适配性设备配置、场景化教学融合、专项经费保障”五大工程,确保全省21个地市同步发展。特别是启动“百校联建”城乡协同计划,依托县域AI教育中心构建“1+N”辐射网络,打造“基础课堂+社团实践”双场景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智能教育动能。(文 云舒)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