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借“百万英才汇南粤”北京站东风,广州市开出18个“人才专列”暨高校毕业生“职通车”齐发京津地区各大高校,为大学毕业生开启“广为人知、州尔福始”成就人生梦想的“广之旅”。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广州南沙,以“湾区之心”的澎湃动能北上京津,接连两天,热度不减,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和天津大学掀起一场人才“风暴”。
精准揽才结硕果,现场签约15人
4月20日,南沙区人社局、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携广船国际、中铁隧道局、南方海洋实验室、广汽丰田等重点企业亮相天津大学。本次活动线上线下共组织企业110家提供约2580个岗位,收取简历超2400份。其中,到场18家企业,提供岗位1097个,到场求职的学生超过1378人,线下收到简历532份,硕博率超60%。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1人,广东奥飞数据、黄埔文冲、中建六局等公司当场签约15人,实现“双向奔赴”。除了天津大学学生参加外,吸引了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学生参加。为广大学子铺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黄金通道”。
招聘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站招聘活动当日,中铁隧道局现场与5位学子签约,院校涵盖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多所名校,招聘负责人表示,“洽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除了被职位的发展潜力吸引外,还对南沙区强大的发展平台、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有着浓厚兴趣,通过我们详细了解南沙一揽子人才政策后,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到南沙工作生活的意愿。”
有一位学子直言:“南沙既有‘芯晨大海’的征途,也有一张安放理想的床。”
天津大学惊现“南沙号”!南沙赠送船模和“就业船票”
相距1800公里,跨越小半个中国。“年轻的城”走进这所历史悠远的学府,南沙怀揣着满满的诚意。
招聘活动聚焦天津大学船舶海洋工程、建筑工程等优势学科,精准对接南沙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从“象牙塔”到“企业”,南沙为学子们搭建了一架无缝对接的生态桥梁,“双向奔赴”在此具像化。面对南沙“送岗到校”的诚意,天津大学的学子回以同等的热情,求实会堂内人头攒动,学子们排起长队,手持简历翘首以待,“同学们太热情了,现场投递简历、现场面试、现场签约,这就是我们的‘南沙速度’!”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感叹道。
优厚政策组合拳点燃全场氛围
宣讲会上,南沙区人社局、开发区人才局负责人分别介绍南沙区就业创业环境、南沙区发展定位,并向天津大学学子抛出"湾区大礼包",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硕士、博士分别可连续30个月享受每月1000元至4000元补助;跨省面试直补800元,港澳学子同享300元交通补贴;对来南沙游学、求职的大学生给予最长15晚免费住宿和最高800元跨区域交通补贴;全周期、阶梯式的住房保障体系等,一连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厚政策组合拳点燃全场氛围。
南沙赠送船模和“就业船票”
现场不仅可以领取500元消费券,更有现场互动福利层层加码。宣讲会伊始派发的政策福袋中,雨伞与湾区人才政策指南相映成趣;每个宣介环节后的知识竞答中,笔记本、保温杯、移动硬盘等实用礼品引发学子争相抢答;压轴的"幸运锦鲤"环节抽取6名学子,送出广汽丰田合金车模。正如手握车模的机械工程专业张同学所言:"从船票到车模,南沙用最浪漫的方式告诉我们——乘上南沙号,未来加速抵达!"
校地携手共筑湾区人才高地,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当日,南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家炳与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就校地合作座谈。双方围绕产学研深度融合、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海洋科技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李斌表示,天津大学将充分发挥化学工程、智能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南沙产业发展需要向南沙大力输送人才,助力南沙打造大湾区人才高地。张家炳回应表示,南沙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为广大学子提供成就梦想的湾区舞台。”
南沙区人社局与天津大学共同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生态圈
南沙区人社局与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生态圈。此次合作依托天津大学在海洋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南沙区"7+2+3"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对接,共同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据悉,未来,两地将围绕“实习双导师制”“求职保障计划”“成长激励政策”等内容深化合作,共建产学研融合长效机制。(文/图 南沙区人社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