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点水成金,绿色兴粤!广东发布首份绿色水经济白皮书
2025-08-15 18:42:4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广东省于8月15日正式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系统勾勒出“点水成金、绿色兴粤”的创新路径,为全国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广东样本”。

  这份由省河长办组织编制的白皮书,以“1364”发展路径为核心框架——锚定绿色水经济健康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做好“发展与保护”、“市场与政府”、“供给与需求”三大统筹,凝练推广六种特色发展模式,并展现四大显著成效。

点水成金,绿色兴粤!广东发布首份绿色水经济白皮书_fororder_嘿嘿1

河源万绿湖优质水利用水经济项目 供图 林冰莹

  绿水青山转化新路径

  绿色水经济,是广东在新发展阶段对“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白皮书明确定义其为: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及水域岸线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的新型经济形态。

  它包含两大维度:推动水利基建智能化、绿色水电、新能源航运等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优质水利用、滨水康养、水上运动、水系旅游、水科技等前景广阔的新兴水产业。其意义重大:一是拓展转化路径,依托显著治水成效与生态优势,开辟“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新通道,擦亮绿色发展底色。二是释放内需潜力,通过培育“水+旅游”“水+体育”“水+科技”等新场景,并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投向粤东西北及实体经济)形成优质涉水投资项目,创造就业,促高水平供需平衡;三是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盘活河湖与水利工程资产价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并以收益反哺长效管护,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点水成金,绿色兴粤!广东发布首份绿色水经济白皮书_fororder_嘿嘿2

佛山市云东海碧道连续三年作为广东万里碧道铁人三项系列赛事首站举办地

  六种模式:因地制宜广东方案

  基于2024年底顺利完成省级试点后的系统总结,白皮书提炼出六种可复制推广的绿色水经济发展模式。其分别为:

  水城融合(佛山):以西江、北江为轴构建发展廊道,整合产业、航运、文旅资源;顺德桂畔湖以水系串联“湿地公园+水岸商业”,打造蓝绿协同的复合空间。

  特色产业驱动(广州、中山、清远):南沙水上运动基地延伸装备制造链;中山腾步码头探索游艇“泊位-培训-度假”一体化;清远北江以水系旅游打造“黄金水道”。

  工程盘活利用(广州、江门):天人山水艺术园激活沙溪水库资源,打造艺术康养度假地;江门御潭江结合水利工程达标与碧道建设,引入轻餐饮、露营,焕新滨水地标。

  生态保护开发(江门):青年水库源林乐园通过政企合作治理开发,水质提升至Ⅲ类以上;开平大沙山水茶乡依托水源地发展茶产业,打响“大沙优品”品牌。

  优质资源增值(河源、江门):万绿湖吸引农夫山泉、怡宝等巨头,并培育本土矿泉水品牌;江门锦江水库发展高端矿泉水、饮品,提升附加值。

  文旅品牌赋能(佛山、深圳):三水白坭文创小镇融合西江碧道、泵站改造与龙舟漆艺文化;深圳观澜古墟结合古村复兴与滨水改造,激活水岸活力带。

  成效斐然:投资热土与民生红利

  自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省市县三级109个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20亿元,其中社会资本占比高达80%,并储备了超1000亿元的项目。成效体现在四方面:

  区域协调新路径:促进大湾区要素向粤东西北流动,助力“百千万工程”。肇庆绥江项目引珠三角资金8亿发展水上运动与康养,带动竹产业;普宁南溪水乡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带动人口回流与乡村发展;品清湖、万绿湖项目有效促进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全民消费新场景:省级文旅类试点两年接待游客超3500万人次。广州布局89处水上运动场所,发展帆船、龙舟等;增江、三龙湾、北江水系旅游成网红热点。

  社会投新赛道:社会资本撬动比近1:4。水经济新业态产值从2022年114.4亿元跃升至2024年319.2亿元,增长率达179%。

  水利发展新动能:形成“以水兴产、以产引资”循环。如江门西江碧道引入多元业态,年增地方收入超400万元,部分反哺碧道维护,实现“以道养道”。

点水成金,绿色兴粤!广东发布首份绿色水经济白皮书_fororder_嘿嘿3

肇庆广宁县绥江两岸水经济项目引入珠三角资金和管理团队

  面向新征程,白皮书规划四大方向。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摸清资源家底,精准定位目标,优化发展布局;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河湖长制激励约束,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探索可持续反哺路径,加强金融支持与全民参与;三是拓展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业态升级,壮大节水与水生态修复产业,做强水文化产业与水科技创新,构建滨水经济带,强化水金融支撑;四是深化理论研究,加强政策措施、河湖有偿使用及绿色水经济统计体系研究。

  广东正以“创干”的劲头,将汩汩清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一条“点水成金、绿色兴粤”的宽广道路已在南粤大地清晰延展。(文 傅岩 孙卓 图 粤河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