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数字经纬织就霓裳:深圳大浪时尚小镇的转型密码
2025-08-20 18:00:2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深圳龙华大浪时尚小镇的量体舱内,激光扫描过顾客身体,电子屏上实时生成三维数据。一天后,一套合体的定制西装就会送达——这个场景颠覆了传统服装业“一个月交货”的行业铁律,而创造这个奇迹的赢领智尚只是大浪众多时尚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代工基地,到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时尚小镇,大浪的蝶变之路正是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破茧:从制造基地到数字时尚中枢

  上世纪80年代,大浪还只是低端制造工厂的聚集地。2000年初,深圳市政府在此划出1平方公里土地,以优惠政策吸引服装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当时深圳有上千家服装企业,但自有品牌缺失,产业链利润微薄。”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回忆道。随着人工成本攀升,大浪在2017年开启二次转型,提出打造“总部集聚区、人才集聚区、创新消费发布中心”的蓝图。

  转折点在2022年到来。龙华区与华为签署“数字时尚产业新城”协议,共建大浪(华为)时尚产业数字创新中心。“我们发现小镇企业类别广,但产业集群程度低。”华为云深圳总经理陈航说。创新中心随即推出重磅政策:每年为每家企业发放最高200万元现金券,三年内助力50家企业数字化升级,培养超千名数字人才。

  穿针:华为云的技术赋能体系

  华为云的介入绝非简单上云。通过对产业链的深度把脉,创新中心构建起“4+5+N”赋能架构。

  研发设计:引入盘古大模型孵化“以图搜图”系统,玛丝菲尔应用云桌面渲染服务,设计效率提升40%;

  柔性生产:为赢领智尚打造智慧工厂系统,工序分配时间从40分钟骤降至5分钟;

  供应链协同:助力“又一服饰”建立全闭环数字化供应链平台;

  智慧零售:搭建会员数据管理中台,娅奴门店营业额实现月度环比增长12.5%。

  “我们如同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指南针’。”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在人才培养上,华为云建立分层体系:为高管提供前沿技术方法论,为开发者开设数十门专业课程,并通过职业认证打破人才内卷。

  引线:企业转型的立体实践

  拥有500多家门店的卡尔丹顿曾饱受库存之痛。“线上售罄下架,线下库存积压,供需严重失衡。”电商总监黄爱玲坦言。

  与华为云共建智慧零售系统后,建立全渠道“云仓”,订单处理时间从5分钟压缩至1分钟,发货周期由2-3天缩短至1天,支持预售在途品,实现“0库存快售”。

  “信用控制系统更自动分析经销商资质,财务效率提升50%。”信息总监陈志立表示。 

  娅奴面对直播同质化困局,借力华为云打造新零售客户运营系统。通过RFM模型建立动态客户标签体系,小程序商城提供300+模板,一键生成营销活动;该公司导购雷达实时捕捉客户意向,销售成功率提升30%,系统上线5个月,企业获客数增长60.41%,单场直播GMV突破1.5万元。

  成锦:时尚新城的全球野心

  今天的数字化成果早已渗透产业链每个环节:威尔金森的智能仓储系统实现多模块协同管理;

  玛丝菲尔智慧票务平台服务300家门店,开票效率提升60%;赢领智尚的空中物流系统取代人工搬运,工资核算全自动化。

  “大浪给设计师的扶持在全国都算最领先的。”中国十佳设计师黄刚感慨道。随着元臻织智能等创意机构入驻,小镇人才结构已从产业工人转向时尚创意群体。

  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相关领导描绘未来图景:“我们将打造时尚总部聚集、设计师汇聚的世界级数字时尚产业新城。”这个愿景正逐步落地——依托华为云建设的“时尚产业数智大脑”,已开始向全国输出转型经验。

数字经纬织就霓裳:深圳大浪时尚小镇的转型密码_fororder_图片1

赢领智尚智慧工厂生产系统优化与仿真平台

  当定制服装从月产变为日销,当海量库存被云端化解,大浪的蜕变揭示着中国时尚产业的未来:在赢领智尚的智能裁床上,每减少1厘米布料浪费;在玛丝菲尔的设计云平台,每次节省设计师往返打样的时间;在娅奴的直播后台,每新增一个精准客户画像——这些细微处的数字变革,正编织成中国时尚产业升级的经纬。

  从代工基地到自主品牌摇篮,从人工剪裁到AI打版,大浪时尚小镇用数字丝线绣出了一幅产业转型的“清明上河图”。在这幅长卷里,科技与美学交织,数据与创意共舞,而那条贯穿始终的金线,名曰“创新”。(文 傅岩 孙卓 图 龙华重点区域中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