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载人深潜器、核潜艇等国之重器到人工智能、基因芯片、无人机等新兴技术及相关产业,从千年广绣、香云纱等文化宝藏到珊瑚礁生态保育、海岸卫士红树林等生态保护,再到医疗健康、灭蚊、回南天等社会百态……8月22日,2025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广州举行。本届大赛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汇聚了全省44支代表队共262名选手同台竞技。
2025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活动举行 供图 活动主办方
选手们将科普深度融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动态发展中,将深奥科学原理与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趣味生动的科普实践。同时,助力医疗的化州橘红、AI和MR加持的茂名露天矿、清远鸡的科技密码、种出奇迹的阳江海水稻、韶关算力城的“芯”密码等系列广东特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也备受线上线下观众欢迎,选手们带领观众一起真实地感受广东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汕头代表队的杨焯群等5位选手荣获大赛中小学生组一等奖,来自广州代表队的符永浩等10位选手荣获大赛成人组一等奖。大赛还评选出二等奖30名,三等奖45名,最具网络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互动奖各1名。
中小学生组评委、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黄善辉表示,科普讲解大赛对中小学生而言,既是知识学习的“加油站”,也是能力成长的“练兵场”,更是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沃土”,当孩子愿意为一个科学问题刨根问底,当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爱上科学,当他们在台上自信地分享思考成果时,科学素养、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已在悄然生长扎根。
“今年大赛的选手非常多元,可以说各行各业的都有,这既是专业科学知识的‘破壁传播’,也是科学精神的‘跨界接力’,也是全民参与科普,构建社会大科普格局的生动写照,是让公众更深刻了解各行各业科研技术成果,打破科研成果转化难题的重要桥梁。”大赛成人组评委、韩山师范学院粤东农业与生物科技教育基地负责人、研究员张福平说。
“科普讲解大赛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个高水平的科普交流平台,是赋能科技创新、播撒未来创新种子的关键桥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杨慧芳介绍,科普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工程”,是科技创新成果被社会理解、被公众掌握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支撑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广东正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科普作为连接科技前沿与公众认知的桥梁,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文 车园元 李早花 张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