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广东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系列 | 郭云飞:以创新与担当铸就广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2025-08-29 19:19:14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颜观潮

  在广东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中,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云飞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成为行业公认的领航人物。郭云飞,自1994年7月扎根广州市市政集团,在市政行业深耕三十余年,从一名施工员成长为市政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他是坚守品质的匠心人,是改革攻坚的弄潮儿,更是国企本色的践行者。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6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云飞

  运筹帷幄:在战略棋局中落子如飞

  广州市市政集团作为老牌国企,肩负着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的历史使命,一定要练好内功、做好项目、擦亮品牌。郭云飞以科学统筹为核心,优化投资布局、经营模式与风险管控措施,通过顶层设计筑牢竞争根基;构建大市场发展格局,立足广州、扎根大湾区、走向全国,逐步打造以点带面、多点辐射、整体推进的省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拓展格局;紧抓城中村改造政策机遇,积极承接重大标志性项目;强化自营模式主导地位,优化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实现利润与营收双增长;同步推进制度建设与风险防控,确保经营稳健,全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面对行业变革浪潮,郭云飞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锚定改革深水区与转型新赛道,通过两大“双轮驱动”战略赋能企业发展。市场经营模式从“施工总承包”单级支撑,向“施工总承包与以投促建”双轮驱动转型;工程经营模式从传统路径依赖,向“传统模式升级与自主经营强化”双轮驱动跨越,着力构建市场化竞争新优势,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近五年来,市政集团营业收入从247亿元跃升至442亿元,新签合同额从308亿元突破600亿元,利税总额超10亿元,拥有各级资质近160项,包括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双特级资质。

  郭云飞聚焦区域布局优化,汇聚区域发展势能,不断提升区域公司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公司深入推行“总部经济+区域市场”模式,2020年以来共完成20余家区域总部企业组建,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核心,广西、福建、湖南、重庆、江西等省份为重点的区域总部企业矩阵;树立“全民经营、主动经营”市场理念,按照全覆盖、属地化的总体思路,优化市场布局,坚定不移推进“高层营销”“精准营销”,大力推动营销“触角”继续向区域内重点市、百强县挖潜延伸,形成以点带面、多点辐射的经营市场格局,打好大湾区保卫战和区域市场攻坚战;加大“走出去”步伐,省外三大区域局“兵团作战”,发挥“一盘棋”作用,主动“链”接全国市场,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协同化”的市场格局,发挥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做大市场增量和整体规模。

  创新驱动:从传统施工到智能建造的跨越

  2022年,在郭云飞的全力推动下,市政集团正式组建BIM技术中心,率先拉开数字化转型序幕。中心以BIM正向设计、三维施工模拟、成本精细管控为核心抓手,将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全面升级为数字化、可视化新模式,并在火炉山隧道、梅溪水厂、南大干线等重大工程中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2025年3月,集团再升级设立“数智化中心”,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嵌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数字工地、人员管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数字建造、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物料管理等十大模块为底座,全面落地“三控三管一协调”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AI自动巡查巡检、AI施工助手等前沿人工智能工具,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一张图”可视管控与“一键式”智能过程自动化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业化领域,郭云飞带领团队打造的佛山三水装配式市政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广东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团队主编的广东省标准《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成为国内首部桥梁全要素预制装配的技术规范。从广花路综合管廊到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再到芳村大道快捷化改造项目,一步步将装配式技术从概念变为现实。

  绿色低碳是郭云飞布局的另一关键赛道。在他的主导下,集团开展的“功能型路面结构与材料减碳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组织编制了《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等多部国家、行业标准;研发的橡胶沥青、超薄罩面沥青等技术,不仅提升了路面性能,更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初心不忘:发展为民彰显国企担当

  2024年,面对广东梅州市严重暴雨洪水灾害,郭云飞迅速集结460余名专业人员及80余台设备,仅用6个月便高质量完成“蕉岭广福广州小镇”安居工程,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国企速度”。这个项目59天实现4栋主体建筑全部封顶,提前18天完成竣工验收,再到如今450多户家庭在此安居,成为灾后重建的标杆工程。不仅见证了市政集团国企担当的责任与使命,更书写了一份“人民至上”的民生答卷。

  在城中村改造这一国家战略中,郭云飞带领市政集团承担了越秀瑶台、增城西洲村和花都新街村大陵村等重大项目的改造任务,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其中,瑶台项目作为广州火车站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范围达103.69公顷,涵盖三条自然村,总改造户数8517户。“我们不仅是在改造物理空间,更是在重塑城市肌理、提升民生福祉。”郭云飞强调。

  乡村振兴是郭云飞的另一牵挂。市政集团累计与全省25个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落地30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超870万元,惠及群众10万余人。承接的“百千万工程”项目达11.8亿元,从美丽乡村建设到生态环境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市政”动能。

  文化铸魂:在红色传承中勇担使命

  国企的红色基因是发展底色。作为市政集团掌舵人,郭云飞始终践行“党建强则发展强”理念,强调“党建做实了也是生产力”,坚持以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路径,主导构建了涵盖“党业融合、品牌赋能、成果培育、平台搭建”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以“服务基层、破解难题”为导向,策划“服务提质年”“转型提质年”等党建主题活动,实施动态清单化管理,6年来精准破解生产经营难题近百项;推动党建品牌与重大项目建设、区域公司发展深度融合,培育出“金桥红路”等20余个特色品牌,其中“金桥红路”“同心向党•市政启航”分别获评广州市国资系统“广州国企十佳党建基地”“广州国企特色党建品牌”;在文化创新方面,5年来打造了《红船领航 装配未来》微党课、《高质量筑梦天下 新时代智造未来》舞台剧、《红瑶筑梦 将“新”比心》宣讲节目,均摘得广州市国资系统相关比赛一等奖,《红色家书 百年回响》廉洁微电影入选全市党员教育电视片优秀奖,用艺术语言生动讲述国企担当。

  人才为本:构建青蓝相继的创新梯队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郭云飞深谙此理。他主导构建了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

  “我们把城中村改造、省市重点项目等攻坚一线打造为干部考察锻炼的‘试金石’,让敢担当、善作为、能攻坚的干部脱颖而出。”郭云飞说。他推行的“青蓝工程”以“青出于蓝、青蓝相承、青胜于蓝”为目标,通过重大项目观摩、职业生涯规划、优秀导师带徒等手段搭建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持续优化人才结构,鼓励考取各类职称及执业资格,着力打造全面发展、堪担重任的人才队伍;深化干部“一用一备”,扎实推进骨干人才甄选、培养和储备,分类管理、因材施策,为想干事者、能干事者提供更多发展平台和机会。近年来,市政集团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持续提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高学历、高素质和专业化等特点。目前集团共有博士17人,正高级工程师26人,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超80%,人才高地加速形成。

  在薪酬激励方面,郭云飞推动深化薪酬分配改革,坚持业绩导向,建立“以岗定薪、以绩定薪、责薪相适”的薪酬分配体系。推动收入分配向关键领域、重点岗位、生产一线倾斜,充分释放人才潜能,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面向未来:以标杆姿态引领行业升级

  面对“十五五”期间建筑业的发展,郭云飞提出了清晰的方向:加速技术升级转型,引领智能与绿色建造;强化跨界协同合作,共建大湾区产业生态。在郭云飞的蓝图中,市政集团将继续深耕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和建筑工业化三大领域,同时积极探索建筑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智能建造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从管理升级到技术革新,从城市更新到人才培育,郭云飞以其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和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诠释了一位建筑业领航者的责任与担当。这一张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一位国企掌舵人对“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是对科技创新与责任担当的不懈追求。在他的带领下,广州市市政集团正以昂扬姿态,在广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着新的篇章。(文 孙卓 供图 受访单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