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市政建设企业,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第一市政”)在75年的发展历程中,凭借“匠心堡垒”党建品牌矩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撑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持续贡献着市政力量。
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
与城市共成长的市政铁军
广州第一市政的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养路队”,2001年正式转制为现公司。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广州市建筑集团的成员单位、广州市市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和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等资质,下设4家区域子公司和35家区域分公司。
在七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广州第一市政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的纪录:大北立交——全国第一座城市道路立交;区庄立交——全国第一座四层双环形互通式立交;解放大桥——全国第一座三跨连续下承式无风撑钢管混凝土门构式系杆结构桥梁;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亚洲第一大快速公交系统。这些标志性工程不仅见证了广州城市发展的历程,更彰显了广州第一市政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精神。
广州第一市政承建的东门桥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奖项
科技赋能市政建设
广州第一市政研发的“现浇箱梁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是基于盘扣型模板支撑架系统的重大创新。该技术对钢模支撑与双拼钢管支撑进行系统优化改良,首创了一种现浇箱梁弧形悬臂斜腹翼板支撑定型龙骨架施工方法及一种基于BIM的支撑架计算模型自动布置程序,并通过科学设置盘扣立杆横距、纵距及翼板处支撑间距,结合弧形悬臂斜腹翼模板定位安装工艺,提高支撑体系经济性和合理性。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南大干线(番禺大道节点立交)工程施工总承包、赣深高铁惠州北站周边道路建设工程迎宾路(白石路至小金河大道段)等项目,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中存在的自重大、难度高、成本高、质量难控等问题,显著提升了施工安全性、经济性和效率。
在生态环保领域,广州第一市政研发的“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专利,创新采用“修复管控+开发建设”模式,为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在永泰客运站地块土壤污染修复项目中,该技术使项目成本下降率达86%,工期缩短72%,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修复管控+开发建设”模式示范工程,为城市更新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创新思路。
安全筑牢发展基石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广州第一市政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该体系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核心,融合规范化作业流程、常态化教育培训及严格的责任考核机制。
近三年来,广州第一市政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事故,安全事故率始终保持低位,充分体现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长效化。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广州第一市政对“安全第一”理念的坚守和对员工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
作为行业标杆企业,广州第一市政主参编行业标准10余项,积极推动建筑业标准化、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广州第一市政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合作,联合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共同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合作成果荣获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等高水平科技奖项。
在绿色发展方面,公司践行“双碳”战略,承建的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项目一期工程荣获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二星级评价称号,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板。
智造城市新通途
广州第一市政承建的工程项目屡获殊荣,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卓越品质。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试验线工程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第九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荣获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吴川市创业片区综合整治项目(二期)EPC工程荣获国际市政工程协会试点奖;东门桥重建及市政基础设施系列配套工程荣获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20年度广东市政金奖;广深公路—开创大道立交工程土建(一、二标)施工总承包荣获2022年度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永九快速线与钟太快速路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总承包荣获2024年度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项目一期道路交通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荣获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二星级评价。
这些荣誉背后,是广州第一市政对工程质量的极致追求和“匠心筑城”企业精神的传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第一市政将继续秉持“匠心筑城”的企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安全质量为根本,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市政智慧和力量。
吴川市创业片区综合整治项目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耕市政建设领域,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打造更多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优质的市政基础设施。”
作为与国同龄的市政建设企业,广州第一市政正以“创新+安全”的双轮驱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 傅细明 受访单位供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