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州市属国企,广州市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建集团”)历经60余年发展,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探索园林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形成“科技+生态+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园建集团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4.29亿元,到2021年的7.88亿元,再到2024年的10.59亿元,实现持续增长。园建集团具备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双一级”资质,及风景园林设计、市政总承包等10余项资质,业务覆盖园林绿化、古建文保、生态治理等20余个领域,拥有“古建营造与保护特级企业”(全国仅3家)称号,近六年荣获国家级奖项6项(3金1银2铜)、专利36项,建成省内唯一岭南园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品牌影响力与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党建领航战略方向
园建集团党委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统筹推进生态治理、古建文保等核心业务,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党建+战略”“党建+项目”“党建+创新”三融合模式,构建起以红色动能驱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格局。
集团党委聚力打造“园起南粤、建证初心”党建品牌,将发挥专业技术开展生态修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品牌党业融合重要内涵,有力展现向绿而行的园建匠心。集团党委开展“转观念、提能力、强作风、比成绩、促发展”行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靠前作战,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组织项目部攻坚克难。
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参与重大工程决策,在多个项目中攻克技术难题6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专利10项,助力项目获国家级金奖。现在,园建党委正聚焦“一年大改革、两年大转变、三年大发展”目标,以深化改革为主基调,以“强思想、转作风、严管理、抓落实”为主线,坚决落实好“五项重点任务”,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生产经营更加科学、科技创新能力更加突出、品牌文化价值更加彰显、干部队伍建设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企业,成为广州建筑集团在推进风景园林、古建文保和生态治理等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园建集团党建品牌
以管理促进市场拓展
园建集团不断完善《董事会议事规则》《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等制度,厘清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提升治理规范化水平。同时,公司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行中层干部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建立“业绩+能力+潜力”三维考核体系,实施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搭建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建立后备人才库,定制化开展领导力培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园建集团主攻古建文保、生态治理等高附加值领域,组织市场拓展团队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紧盯政府各部门、业主单位、总包企业动态,加强宣传与沟通,定期交换项目信息与项目进展。
园建集团与地方政府、文旅集团建立长期合作,深度参与“城市更新”“绿美广东”等政策项目,近三年来承接了“广州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纪念碑”“深中通道东人工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多个省市重点项目和“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施工”“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登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提升项目”等地方标杆项目,合同额过亿元。
南沙区“百千万工程”示范基地——榄核镇绿村村南围河堤绿化美化升级改造
探索构建行业新质生产力
园建集团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广东省岭南园林景观绿色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华南地区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将岭南园林和岭南古建筑传统营造技艺与新兴战略性行业技术如信息模型、人工智能、AR等相融合,打造“数字园林”和“数字古建”技术体系,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技术痛点和瓶颈性问题,全面提升项目的建造质量和效率,打造绿色化和智能化建造模式。
在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中,园建集团采用“多介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分散式净水生态景观种养施工技术”,荣获广东省风景园林与生态景观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2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金奖。
在增城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西瓜岭自卫中队旧址修缮工程中,园建集团实施“基于限位装置历史建筑综合监测整体抬升施工技术”,确保了一次性顶升到位。园建集团还采用“历史建筑砖混墙复合加固快速分段跳挖补强基础施工技术”,既对墙体进行了加固,又保留了墙体原有的外貌。该项目,园建集团的科技成果荣获两项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文化传承,彰显岭南园林特色
园建集团深挖岭南文化基因,基于“以文化为魂、体验为体、传播为翼”的思路,对过往六十多年打造的经典岭南园林和古建筑作品进行全面总结,构建岭南园林与古建筑品牌故事。
市府大楼的水磨石额枋、斗拱
园建集团整理了公司建设的兰圃、白云山山庄旅社、白云山广州碑林、流花湖公园、中山纪念堂、省立中山图书馆、市府大楼等岭南园林与古建筑项目的“水磨石”技术资料,开展传统营造技艺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园建集团的“水磨石”制作技艺于2024年被认定为越秀区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园建集团将继续向国家、省、市进行申报“水磨石”非遗项目,并建立相应的非遗传承人体系和非遗项目展示空间,同时通过“园林+研学”模式,联合社会机构开展非遗项目的科普教育宣传和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并积极联系行业重点协会、电视台、电台等重要媒体单位,搭建全渠道传播矩阵,对岭南园林古建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推动岭南园林文化活态传承。
【行业启示录】
园建集团作为广州建筑集团下属园林古建专业企业,在当前“城市更新”“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环两山”引领区等政策背景下,将充分发掘市场在古建文保和风景园林方面的潜在需求,主动为业主单位提供项目策划服务,并利用集团世界500强企业平台优势、自身古建特级资质和项目运营经验,打造“EPC+O”于一体的项目策划模式,为建设方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市场开拓和承揽项目创造有利条件,带动园建集团业务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文 孙卓 孙一丹 图 受访单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