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关键支撑。近年来,肇庆税务以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机制创新、数据赋能、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发展资本”,走出一条“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良性发展之路。
纳税信用管理机制持续创新,“信用+风险”双轮驱动
肇庆市税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署,以“信用+风险”为导向,制定《纳税信用分类服务和管理办法》,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实现对不同信用级别纳税人的精准服务和差异化管理。
电子化承诺提升管理效能。依托广东省电子税务局,肇庆率先实现《纳税信用承诺书》电子签署,实现信息自动汇总与数据综合分析。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8万户企业完成电子签署,信息实时同步至“信用中国”网站。
2023年,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宣传部联合发文公布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诚信典型案例获奖名单。肇庆市税务局纳税信用承诺电子化管理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省30个诚信典型案例之一。
建立“纳税信用管家”服务体系,提供“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修复”全周期服务。肇庆市税务局通过分析企业涉税行为习惯,向纳税人精准推送信用风险提示,帮助企业识别并规避失信行为,筑牢信用“防护网”。
“银税互动”精准滴灌,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纳税信用不仅是“荣誉标志”,更是“可变现资产”。肇庆税务通过“银税互动”平台,打通纳税信用与金融信贷之间的通道。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家银行接入“银税互动”平台。2024年至2025年6月,银税合作贷款累计发放金额31.52亿元,惠及1949户企业。
“无抵押、低利率、放款快”成为突出优势。例如,某银行肇庆分行推出“税易贷”,对A级纳税人执行基准利率下浮10%的优惠;多家企业通过平台实现“一键申请、三天放款”,真正体现“信用换信贷”的便捷与高效。
肇庆市启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表示:“过去贷款跑断腿,如今点鼠标就能办妥。纳税信用真的变成了‘真金白银’。”
肇庆税务推动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发展资本”
信用修复机制健全,助力企业“重返赛道”
纳税信用低并不意味着永无出路。肇庆市税务局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帮助曾经失信的企业重塑信用、重返市场。
推行“两书同达”机制,在对重大税收违法主体送达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送达《信用修复建议书》,明确修复路径与具体要求,引导企业主动纠错、修复信用。
开展精准辅导与预警,依托税收大数据,识别信用较低或有失信风险的企业,“一对一”推送修复建议,详解流程与材料,帮助企业尽快提升信用等级。
多家企业反映,在税务部门帮助下成功修复信用、重返A级行列,重新获得投标资格和银行贷款机会,真正实现“信用重生”。
A级信用成“市场通行证”,跨界激励释放叠加效应
A级纳税信用不仅是办税的“绿色通行证”,更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金字招牌”。肇庆市税务局积极推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跨部门共享应用,与29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实施联合激励,涵盖税收、金融、环保、贸易等18个领域,推出41项激励措施。
肇庆税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动力”
肇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重大项目招标只有A级纳税信用企业才有资格参与,在招投标领域具有加分优势,不仅能增加中标机会,还能享受多部门的联合激励措施。连续三年获评A级纳税信用的企业,还可享受下一年度评分提高1分的政策,提升A级企业的容错空间和发展韧性。
来自三家A级纳税人的反馈,进一步印证了纳税信用带来的多重红利。肇庆市远通电子历时5年跻身A级纳税信用企业,税务部门每月预警提醒帮助其规避涉税风险;启华电子科技信用贷款实现“无抵押、即时批”,融资效率大幅提升;高要区壹曜电器两年即获A级信用,绿色通道、加速退税等服务切实缓解资金压力。
肇庆市税务局通过制度创新、数据赋能与精准服务,正持续把“信用力”转化为“发展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这些企业普遍反映,在商业合作、招投标、银行贷款等场景中,纳税信用,不再只是一张评价证书,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硬通货”。(文 那月 图 肇庆税务)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