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税惠赋能“粤”动未来 ——新能源集群的岭南密码
2025-09-28 16:05:04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珠江潮声,拍岸千年。当晨曦掠过虎门古炮台,一艘艘银白色的风机叶片正被吊装上船,沿着海上丝路驶向深蓝;当夜色沉入荔枝湾,荔湾老厂房里亮起第一束有机光伏的柔光,像岭南月色一样静谧温暖。海洋与陆地、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交融。广州,这座以“千年商都”闻名于世的港口,正以税惠为笔,在新能源的卷轴上写下新的岭南故事。

  链动全域:黄埔的“星河”与“磁石”

  “星河一号”流片下线那天,黄埔区广州追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林博在朋友圈写道:“追光的人,终将光芒万丈。”全球首条650×550 mm²有机光伏模组量产线,像一条隐形的纽带,把上游的柔性基材、中游的钙钛矿薄膜、下游的智慧能源场景牢牢串起,成为黄埔“绿色能源”千亿级集群的最新注脚。

  林博说:“产业链就像一条珠江,税费政策是让水活起来的潮汐。”今年4月,黄埔区税务局联合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共同发布《助力现代化产业发展十项措施》,针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六大产业推出税费政策汇编,制定相关征管服务措施,服务“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发展。

  “我们针对重点产业行业提供了6个税企沟通群及1对1客服进行专属服务,做好共性问题的集中解答和个性问题的精准回答,提供政策确定性服务;另外,税费业务基本实现全程网上办,企业有疑难可以通过征纳互动平台边咨询边操作办理,税企会商、调解也能通过线上‘云’渠道解决。”黄埔区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政策像磁石,吸引着人才、资金、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汇聚,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首批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的黄埔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已形成新型显示、汽车制造、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生物技术、集成电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起一个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生态体系。

  智慧赋能:荔湾的“老西关”与“新光场”

  西关大屋的趟栊门外,艇仔粥的蒸汽氤氲,老城中心林立起岭南V谷科技园、立白科技园等高标准园区,吸引着新能源企业奔赴而来。为了助力新能源产业“生根发芽”,荔湾区还结合南北片区不同特色,用绣花功夫腾挪空间建设充电设施“网”、“库”、“墙”,悄悄地搭起了“新光场”。

  “老城区寸土寸金,税务部门的‘荔税易2025惠民利企10条’让我们少跑腿、快成长。”广州劲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邓桂耐打开手机,“政策礼包”已根据新能源企业画像自动推送——六税两费减免、小型微利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

  荔湾区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V-Tax远程帮办、征纳互动问办协同等智慧税务的“零跑动”服务,让数据加速跑,不仅减轻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负担,更让经营主体感受到了税费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我们是做充电桩业务的小微企业,以前财务经常去税局,现在我们都在电子税务局办理啦,遇到不会办理的,还可以通过征纳互动跟工作人员实时连线,时间成本至少降了七成,财务同事再也不用跑去大厅花上大半天了。”广州劲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邓桂耐笑着算起了“效率账”。

  老西关的烟火气与新光场的科技感,在税费优惠的助力下交融共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空间载体的承载和配套服务的完善。因此,荔湾区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精细服务:从化的“青山”与“氢谷”

  北回归线穿过从化,青山叠翠,温泉潺潺。这里是广州的“生态屏障”,也是“氢能硅谷”。五镇三街两园区,镇镇有“税惠锦囊”。良口镇的氢能示范区、鳌头镇的锂电材料谷、温泉镇的碳中和服务港……从化区税务局提供精细服务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根据《从化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从化区加速推进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整车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同时,推进广州发展从化明珠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实现地区高效集中供热,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快速提升。

  从化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系列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落地,我们迅速响应企业诉求,常态化开展税企面对面沟通辅导,并依托税收大数据,为新能源企业画出“成长坐标”,助力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从化新能源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绿色GDP的底色愈发鲜亮。

  当一片风机叶片装上“穗海启航”号,当一块有机光伏在荔湾老厂房点亮,当一辆氢能重卡驶出从化山谷,广州以税惠为桨、产业为帆,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的江海里破浪前行。

  广州故事,从来不止于广州。它是岭南的,也是世界的;是历史的,更是未来的。税惠赋能,“粤”动未来——新能源的岭南密码,正在珠江口,开启发展之门。(文 杨锐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