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粤影聚力领航:导演委员会以微短剧撬动高州乡村振兴新实践
2025-09-28 16:32:58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近日,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导演委员会以微短剧创作为创新切入点,深度参与高州市“微剧映三农·荔乡庆丰收”系列活动,为这座千年古邑的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影视力量。 

粤影聚力领航:导演委员会以微短剧撬动高州乡村振兴新实践_fororder_图片11

“微剧映三农·荔乡庆丰收”活动现场

  高州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正在紧紧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学深悟透其中深刻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强市建设中不断铸就新辉煌。在此背景下,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导演委员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高州打造“中国三农微短剧第一村”。

粤影聚力领航:导演委员会以微短剧撬动高州乡村振兴新实践_fororder_图片12

粤影计划—高州“三农”微短剧启动仪式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广东省委宣传部电影局二级调研员卢忠光、广东省文联剧影视工作部一级调研员兼省影协专职副主席肖小青、省影协副主席兼导演委员会主任张全欣等五位嘉宾共同启动了“粤影计划高州‘三农’主题系列精品微短剧项目”,标志着广东影视力量与地方产业融合迈入新阶段。

粤影聚力领航:导演委员会以微短剧撬动高州乡村振兴新实践_fororder_图片13

“三农微短剧国际创作中心”揭牌仪式

  活动期间,三方共同宣布“三农微短剧国际创作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由高州市人民政府与国际在线广东频道、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导演委员会共同组建,旨在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国际传播平台。

  在“三农”微短剧创新发展思享会环节,导演委员会专家为微短剧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肖小青指出,优秀的微短剧应具备真情实感、聚焦人民生活等关键元素,需善用微短剧的传播力与情感链接能力,为用户打造沉浸式体验。张全欣则探讨了微短剧与地区产业品牌的长效绑定机制,强调应从剧情植入、角色设定、场景构建等内容设计层面入手,引导用户消费行为,并通过系列化、IP化运营,实现“剧粉”与品牌之间的可持续联结。

粤影聚力领航:导演委员会以微短剧撬动高州乡村振兴新实践_fororder_图片14

“三农”微短剧创新发展思享会

  目前,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导演委员会已有肖小青、张全欣受聘为茂名(滩底)微短剧经济服务中心荣誉顾问,吴亚春、白云飞、何元武等多位成员成为驻村导演,谭美连、翁一水获聘驻村编剧。导演委员会成员从广东各地奔赴高州,以专业坚守诠释“影视人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粤影聚力领航:导演委员会以微短剧撬动高州乡村振兴新实践_fororder_图片15

驻村导演现场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台风“桦加沙”侵袭广东,导演委员会成员无惧风雨,在活动结束后立即投入第一部“粤影计划”精品微短剧的建组分工、剧本围读与实地勘景。这部聚焦高州荔枝文化与新农人奋斗故事的作品,将于十月正式开机,旨在以影视语言讲好岭南三农故事,打造微短剧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标杆之作。

粤影聚力领航:导演委员会以微短剧撬动高州乡村振兴新实践_fororder_图片16

驻村导演前往冼夫人庙专题调研采风

  高州千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巨大优势。导演委员会的参与,正是高州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微短剧这一新兴形式,高州正在整合冼太庙、南皋学舍、中山路骑楼街、人民会堂、高凉岭等“三色”旅游资源,多维度融入文化元素、民俗风情,并以文旅融合写好“土特产文章”,带动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全链条发展。

  截至目前,高州已吸引108个剧组前来取景,推出《荔乡新梦》《古荔新枝》等108部三农题材微短剧,相关内容播放量突破280万人次。微短剧不仅带旺了荔枝、龙眼等特产销售,更促进了文旅融合,滩底村集体收入增长40%,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近万元。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导演委员会表示,将继续引导创作者深入乡土,以“粤影计划”为契机推动专业资源下沉,让微短剧成为连接城乡、赋能产业的文化纽带,助力高州打造“中国三农微短剧第一村”,为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文 徐文胜 图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导演委员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