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三日吸引近9万乐迷!文商旅融合释放南沙“青春动能”
2025-10-06 15:22:08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十月的南沙,海风与音浪共舞,青春与激情碰撞。10月2日至4日,作为“图南之声·音浪全开”南沙青年音乐季的重头戏,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在南沙音乐秀场举办。本次音乐节以“国际与潮流”为基调,与国庆黄金周文旅消费热潮形成联动,三天内共吸引近9万人次乐迷到场观演,其中19—34岁青年群体占比近七成,充分彰显出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聚集地”的磁吸效应。

三日吸引近9万乐迷!文商旅融合释放南沙“青春动能”_fororder_图片1

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现场

  兼具国际与潮流

  本次超级草莓音乐节收官之日主打“国际与潮流”阵容。国际音乐人倾情助阵,彰显了音乐节的国际视野与潮流引力。

  陈绮贞、徐佳莹、阿肆、刘恋等流行歌手用细腻情感与动人旋律诠释了音乐的治愈力量。

 三日吸引近9万乐迷!文商旅融合释放南沙“青春动能”_fororder_图片2

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现场

  音乐节现场,随处可见精心准备应援物的热情歌迷,他们以这种方式向喜爱的歌手传递着热爱与祝福。在歌手陈绮贞演唱经典歌曲《80%完美的日子》时,一位从新疆远道而来的陈绮贞歌迷在南沙音乐秀场找到了“意义”,他展示了自己的手幅,写着“我从新疆到广州来看你,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他跟随着节拍尽情舞动,这句话也因眼前的歌声而更加具象化。

  除了官宣阵容以外,收官日还特别揭晓了神秘嘉宾,为乐迷带来了额外惊喜。

  多态融合让“流量”变“留量”

  作为“图南之声·音浪全开”南沙青年音乐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超级草莓音乐节与先前举办的泰嗨巅峰音乐节等活动共同构建了南沙年轻、时尚的文化形象,是南沙区“音乐+文旅+消费”融合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据统计,音乐节期间,南沙接待旅客人数超133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23.96%。区内重点商圈累计实现总销售额突破8288万元;区内酒店民宿入住率高达85%,部分房源提前一周售罄;“音乐节+景区”联票带动天后宫、蒲洲花园等景点客流增长明显,有效将文旅“流量”转化为了经济“留量”,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年轻动能。

三日吸引近9万乐迷!文商旅融合释放南沙“青春动能”_fororder_图片3

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音乐节还有众多跨城乐迷,其中省外乐迷占比48.98%约5成,省内跨城乐迷近38.7%约4成,他们主要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及广西、湖南等地。来自河北的师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她与一群因喜爱歌手而结识的网友们相约南沙。“我两天前就从河北赶来广州南沙了,今天的现场氛围特别棒,感染力十足,能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度过假期、享受音乐,这种感觉很棒!”音乐节结束后,她和朋友们还计划在南沙住上一晚,品尝地道美食,游览特色景点,深入体验这座城市的魅力。

三日吸引近9万乐迷!文商旅融合释放南沙“青春动能”_fororder_图片5

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现场

  用服务力打造竞争力

  超级草莓音乐节的圆满收官,不仅体现了南沙“音乐+文旅”战略的成功实践,更以高效的服务力诠释了“年轻之城”的包容与活力。为保障活动安全、顺利举行,南沙区成立联勤指挥部,统筹多部门联动协作,全力为游客营造舒心的观演、旅行体验。

  一对来自澳门的夫妻分享了他们的观演体验。黄先生表示:“我们从珠海出发,在关口直接搭乘预约车就能直达入场口,整个入场流程也很顺畅。”谈及当天突遇大雨,他说道:“虽然雨下得很大,但现场安排得很妥当。这场雨反而成了一段特别美好的回忆。”程女士也补充道:“即便下雨,大家都没有离开,都在等待下一位歌手出场,这种氛围真的特别棒。”   

  从精准的属地保障到创新的文商旅融合,南沙正以高频次、高品质的文化活动,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发展动能,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打造一座“因音乐而沸腾”的活力之城,为未来大型活动树立了新标杆。

  据悉,“图南之声·音浪全开”南沙青年音乐季从8月延续至10月,覆盖中秋、国庆及十五运筹备期。接下来,南沙将紧扣十五运会契机,以蓬勃的文化活力,进一步推动“音乐+文旅+消费”融合发展,让更多年轻人“因一首歌爱上一座城”。(文 张丁璞 谢子亮 贵琳 图 刘伟 活动主办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