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北部,一片曾经以代工为主的服装产业聚集区,如今正以令人瞩目的姿态向世界级时尚产业集群迈进。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的崛起,不仅是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更是一面折射区域营商环境的明镜,映照出政府如何通过精准施策、生态构建与创新服务,培育出适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从“制造工场”到“时尚磁场”:产业集聚背后的精准施策
回顾大浪时尚小镇的发展轨迹,其转型并非偶然。面对人工成本攀升、品牌缺失、利润微薄等产业痛点,龙华区政府没有选择简单修补,而是以长远眼光进行系统性重塑。
自2017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以来,小镇已逐步形成以时尚产业为核心,集产、城、人、文、旅为一体的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成为全国时尚产业的标杆性产业集群区,是中国时尚行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目前,大浪时尚小镇以建设世界级时尚产业集群和打造“两区三中心”(时尚企业总部集聚区、时尚创意人才集聚区、时尚创新中心、时尚发布中心和时尚消费中心)为目标,依托大浪女装时尚品牌优势、深圳时尚科技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商贸流通和消费市场网络优势,建设以原创、设计为特征的世界知名时尚中心。这一战略定位的背后,是政府对时尚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通过建设19个专业化产业园区,龙华成功吸引了玛丝菲尔、歌力思、影儿等一批知名品牌,小镇超过八成的时尚服饰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已累计集聚700余家时尚企业,形成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
“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体现了龙华的诚意与魄力。从土地供应到资金扶持,从人才引进到品牌推广,政府构建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特别是《深圳市龙华区推动现代时尚文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颁布实施,为产业创新环境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多种补贴和奖励,有效破解了创意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难题。
“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营商环境的前瞻性布局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龙华区展现出了超前布局的远见。2022年,龙华区与华为签署“数字时尚产业新城”协议,共建大浪(华为)时尚产业数字创新中心,这一举措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转折。
龙华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中心推出的政策极具针对性:每年为每家企业发放最高200万元现金券,三年内助力50家企业数字化升级。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和风险。
华为云构建的“4+5+N”赋能架构,从研发设计、柔性生产到供应链协同、智慧零售,实现了全链条覆盖。玛丝菲尔应用云桌面渲染服务后,设计效率提升40%;赢领智尚的智慧工厂系统将工序分配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卡尔丹顿建立全渠道“云仓”后,订单处理效率提升80%,发货周期由原来平均2-3天缩短为1天。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证明了政府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前瞻性与有效性。
从大浪到米兰:国际化通道搭建的龙华智慧
龙华时尚产业的国际化步伐,同样折射出营商环境的开放性与服务性。已连续两年的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产业合作的务实平台。
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展览现场
期间成立的“深圳(龙华)-米兰时尚经贸合作办事处”,成为深米资源对接的桥梁,汇聚海量行业资讯,助力中国品牌融入国际时尚产业链。同步上线的双城时尚周全球网站,提供两地投资落地供需咨询与匹配服务,体现了政府在打通国际通道上的用心与创意。
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地更显实效:国瓷永丰源与乔凡诺尼设计工作室联名开发IP产品,艺之卉时尚集团与DACULT推动非遗文化出海,这些国际合作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在前期的精心策划与后期的持续跟进。
“赛事+人才”双轮驱动:创新生态的持续营造
“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的持续举办,是龙华营造创新生态的经典之作。历经14年沉淀,这一赛事已不仅是中国女装设计的“风向标”,更成为吸引全球设计人才的强大磁场。
赛事以“东方美学”为核心定位,与深圳的产业战略高度契合。通过孵化平台,龙华成功构建了以“金顶奖”大师为引领、“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为中坚、“青年设计师”为新锐的多层次人才体系。赵卉洲、毛宝宝等国际知名设计师的涌现,证明了这一人才体系的成功。
龙华区在人才政策上的创新同样可圈可点:设立“金浪奖”吸引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新锐,为创意人才提供资金、场地、产业链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小镇已聚集9位“金顶奖”获得者、30位“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以及近千名创意人才,成为产业创新的不竭源泉。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义:从管理者到服务伙伴
龙华时尚产业的崛起,深刻反映了政府角色的转变。在这里,政府不再是传统的管理者,而是产业的引导者、服务的提供者、创新的陪伴者。
在产业集聚过程中,政府通过精准规划,引导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向“集群作战”;在数字化转型中,政府搭建平台,引入优质资源,破解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困境;在国际化拓展中,政府主动出击,搭建桥梁,帮助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在人才培养中,政府创新机制,营造环境,让创意人才“如鱼得水”。
这种角色的转变,体现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完美结合。政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精准服务弥补市场失灵,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生态营造激发创新活力。
【观察】
营商环境优化的龙华启示
龙华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营商环境优化的宝贵启示: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是简单的优惠政策堆砌,而是系统性的生态构建;不是短期的政绩工程,而是长期的战略坚守;不是政府的单方面付出,而是政企的良性互动。
从大浪时尚小镇的实践看,良好营商环境至少包含几个关键要素:前瞻性的产业规划、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持续创新的人才机制以及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
当定制服装从月产变为日销,当海量库存被云端化解,当中国设计站上世界舞台,龙华的实践证明:优质的营商环境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今日的龙华,不仅打造了一个时尚产业的高地,更探索出了一条营商环境优化的可行路径,为其他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的“龙华经验”。
在这片热土上,政府与市场共同演奏着一曲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而时尚产业的绚丽绽放,正是这首乐曲中最动人的乐章。(文 那月 图 龙华重点区域中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