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广州南沙举行“图南逍遥游·非遗美食”活动
2025-10-17 14:08:33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10月16日,由广州市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图南逍遥游·非遗美食”系列活动于蕉门河畔启幕。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文旅盛宴,以“品玩听赏”四大板块构建沉浸式体验矩阵,深度践行“以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发展理念,为南沙建设“青年理想城”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活动上,南沙“非遗一桌菜”正式发布,“大湾区非遗美食集聚区”“南沙非遗工坊”也揭牌设立。南沙区文广旅体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揭牌标志着南沙的非遗文化工作迈进集群化、平台化、产业化的“活化”新阶段,欢迎国内外朋友来南沙蕉门河,品非遗美食,学非遗手艺,一站式体验南沙特色“非遗周末”!

品非遗美食,学非遗手艺,快来南沙过“非遗周末”!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17114534

活动现场

  截至2025年9月底,南沙区已公布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26项,其中美食类项目8项,包括疍家糕、黄阁烧肉、豉汁盘龙鳝等极富地方特色的代表。区文广旅体局与聚星花园合作打造“非遗一桌菜”IP,在还原地道传统技艺的同时,唤醒大湾区同胞共同的味觉记忆与文化情感。这一创新实践以美食为纽带,深化粤港澳三地人文交流,成为连接湾区居民“文化味蕾”的核心载体,强力推动区域人文交融与协同发展。

品非遗美食,学非遗手艺,快来南沙过“非遗周末”!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17114545

“非遗一桌菜”亮相后正式上桌

  南沙还有一道少为人知的非遗美食——南沙八珍汤,秉承了“药食同源”的传统精髓,结合了“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的古代医典配方。南沙非遗美食数不胜数,逢年过节,南沙人都要做一款传统小吃——煎堆。

  当晚活动上,一桌金发碧眼的“新南沙人”也一起品尝“非遗桌菜”,他们大多带着自己的孩子,在美食陪伴下观赏民乐演奏、古风舞蹈、英歌舞、风暴舞等精彩节目,对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也有了更深更浓的感受。

广州南沙举行“图南逍遥游・非遗美食”活动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17_114603_261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非遗工坊为核心,将其打造成集非遗市集与潮玩社交于一体的空间,并结合大湾区非遗美食集聚区,构建沉浸式非遗文化消费场景。现场汇聚手作艺术、创意玩具、特色小吃等多类型商户,形成“观艺—体验—品味—游玩”一体化动线。通过“场地+流量+内容”多维赋能,鼓励市民参与零基础手作课程,制作个性化非遗伴手礼,推动非遗衍生品走进日常生活,实现“非遗活化,乐享其中”的互动传播。

  活动首创“南沙Yeah七点”定点演艺品牌,每晚19:00于蕉门河畔准时开演,涵盖国风乐器演奏、电磁风暴等爆款节目,单日最长演出时长4.5小时。以常态化音乐现场激活商业辐射力,强化蕉门河“湾区会客厅”功能,为“年轻的城”树立文化坐标。

  与此同时,南沙首条无人船夜游航线已经开通,串联两岸地标建筑。该线路采用智慧灯光系统,打造震撼的科技夜游体验,以“无人系统”全景生态,树中国数字化治理样本,向全球展示大湾区科创硬实力,激活“蕉门河夜经济带”,让市民多一个角度欣赏南沙美景。

  接下来,南沙区将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合作,定期举办非遗市集、美食文化节和传承人交流活动,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成为促进湾区文化认同和经济互动的重要力量。(文/图 罗瑞娴 肖樱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