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横沥飘香。10月17日,寻鲜好“沥”Hi玉米甜自来——2025年横沥镇鲜食玉米溯源活动在南沙区横沥镇玉米樱桃番茄种植示范基地甜蜜启幕,一场融合农趣、文创与电商直播的丰收盛宴在秋日暖阳中热烈上演。

横沥甜玉米生产基地
走进金秋丰收集市,鲜食玉米、有机蔬菜、横沥土特产整齐陈列,现榨玉米汁、煮玉米的香气弥漫现场,不少市民边品尝边下单;“玉米盲品挑战”“蔬菜欢乐套圈”“采摘竞速”等游戏前人头攒动,参与者蒙眼猜玉米品种、用套圈赢农货,欢声笑语间,横沥鲜食玉米的“鲜甜”形象深入人心;大型玉米IP气模、农具打卡区等也成为了创意打卡点,吸引游客争相拍照留念。
“这次活动我们结合玉米的特性还设置了科普展与区域发展规划墙,不仅好看好拍,还能学知识,能够让游客们在‘游中学’、‘玩中悟’。”冯马二村主要负责人表示。
除了文字科普,活动现场将农田变为天然课堂,由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粮作部专家带领参与者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生动有趣的农事教学。从播种育苗到采收加工,从品种辨识到品质品鉴,大家通过亲手触摸、亲眼观察、亲口品尝,全方位了解鲜食玉米的成长历程。

多位主播和学生现场PK带货卖玉米
与此同时,活动还邀请了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内容创作者开展助农直播讲堂,现场传授短视频策划、直播带货等数字技能。新农人们现场学习、即时实践,在专家指导下完成首场直播挑战,实现了“课堂即战场、学习即实战”的培训效果。
“这真的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来自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的学生分享道,“通过实地体验,我感受到农民辛勤劳作的不易,品尝了新鲜甜美的农产品,更提升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现从认知到实践的深度转化。”
据了解,本次活动所在的“横沥镇玉米樱桃番茄种植示范基地”于当天正式揭牌。该基地位于冯马片区核心产区,紧邻兴盛甜玉米专业合作社88亩示范田。得益于肥沃土壤与便利灌溉,2024年该区域全年种植面积达126亩,年产量78.2吨,产值45.2万元。作为横沥优质玉米品种培育与技术推广的“核心实验室”,基地不仅致力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更将打造沉浸式农事体验平台,创造更多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农业成果。
随后,“青‘村’公益助农电商直播实践孵化基地”也正式授牌成立。该基地将系统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通过专业直播教学与实践孵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化农文旅融合与数字助农,推动‘土特产’文章写实写活,让玉米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红利。”横沥镇负责人表示。

横沥玉米品种多样品质优良
近年来,横沥镇为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升级,积极引入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力量,在新品种选育上精准发力。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枢纽作用,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与建立示范田,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无公害种植,有效带动了社员增产增收,并为进一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建设贡献了力量。
“目前,合作社共集合约100亩土地用于种植鲜食玉米,种植成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自媒体、小程序及超市等平台推广,让更多人认识并爱上我们南沙的‘鲜食玉米’。”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道。(文/图 黄淑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