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可燃冰 试采结束并关井
南方日报讯:7月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现场测试研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实施关井作业。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已连续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兼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叶建良说,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本次试采已持续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本次试开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开采井开钻,5月10日下午14时52分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米—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到5月18日上午10时,连续产气近8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超额完成“日产万方、持续一周”的预定目标。
截至7月9日14时52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60天,累计产气量超过30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000立方米以上,最高产量达3.5万立方米/天,甲烷含量最高达99.5%。获取科学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这次试开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小知识
三个月探索 新成果不断
通过3个多月的试验探索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和认识,包括:
防砂技术先进,方法可靠,持续有效发挥作用,保障产气通道状态良好;
在举升方式等多方面实现创新,提高产量效果显著;
调控产能平稳有效,气流稳定,持续时间已达到生产性试开采要求,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水及周边大气等甲烷浓度无异常,环境无污染;
井壁和地层稳定,未发生地质灾害,实现了安全可持续生产;
试采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领跑优势不断扩大。 (记者 冯善书 通讯员 陈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