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湾区行_fororder_湾区行_副本
首页 > 广东频道 > 广东要闻> 正文

广州天河区着力推进猎德涌碧道建设

2020-05-18 08:54:0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张群

  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记者 林丽丽、通讯员 赵雪峰、赵中华):记者17日获悉,广州天河区正着力打造活力碧道,创造宜业、宜居、宜游、宜乐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实现 “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悦人驻产”的魅力天河。

  其中,天河区结合猎德涌位于广州城市客厅的特殊定位,将猎德涌作为重中之重推进碧道建设工作。猎德涌位于广州天河区,起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内,途径五山文教区、天河北商务区、珠江新城,在猎德村汇入珠江前航道,串连临江大道、花城大道、金穗路、黄埔大道几条主要干道,全长约4.3 公里,区域位置重要,是天河区唯一流经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河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猎德涌粤韵文化戏台(活动方供图)

猎德涌粤韵文化戏台(活动方供图)

  据悉,猎德涌下游段河道堤岸的升级改造,是在原有河宽基础上,局部降低堤岸高程。而作为亲水平台,加大了河道的过流能力,配合涌口水闸及下游分洪道,有效降低河涌水位,保证河涌排涝通畅,特别是下游珠江新城区域的排涝安全。堤岸的升级改造,也改变了堤岸枯燥、单一的现状,提升河涌景观条件及亲水性。

  猎德涌碧道以青石板路、廊桥、堤岸文化栏杆、景观花池、猎德龙舟、猎德鼓等龙舟文化元素,形成了“猎德八韵”8个标志性景点,包括表现昔日猎德村龙舟庆典场面的“碧波争渡”;以猎德村千年古树为载体,营造滨水树影氛围的“榕影画堤”;饮食文化、猎德文明与滨水景观相结合的“银阁翠幕”;重现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等景点的“曲水之幽”;猎德村复建祠堂为载体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古祠醉影”;设置在猎德涌珠江口处的地标“碧水妙音”;还有体现亲水性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浅草伴水”,珠江公园与猎德涌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的“青罗绿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