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湾区行_fororder_湾区行_副本

《牡丹亭》返粤 学者重提汤显祖岭南情

2020-11-06 17:00:2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张琳瑞

《牡丹亭》返粤 学者重提汤显祖岭南情

11月5日上午,在南雄珠玑镇里东戏台上演昆剧《牡丹亭》选段。摄影 陈惠婷

  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记者 陈惠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11月5日,湖南省昆剧团在韶关南雄上演天香版《牡丹亭》,梅花奖得主雷玲和优秀青年演员王福文演绎600年前的爱情故事,细腻的唱腔,柔美的舞台表演,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塑造了柳梦梅和杜丽娘这一对脍炙人口、流传古今的经典形象。中国古代戏曲学界泰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曾在《文学遗产》等刊物中,论述柳梦梅的形象具有岭南人的性格特色。其学生、文史学者周松芳更是花数年时间首次系统梳理了汤显祖的岭南行踪。

《牡丹亭》返粤 学者重提汤显祖岭南情

当晚演出前,南雄市文化馆打出杜丽娘“回家”字样。摄影 陈惠婷

  5日下午,在南雄市区召开的座谈会上,周松芳面带喜悦地为此次演出点赞,“重回故事现场演出,这个策划太漂亮了!”他指出,梅岭、南雄既是汤显祖感慨经行之地,也是触发《牡丹亭》创作的重要现场,当然可称为“故事”现场。特别是《惊梦》一曲,杜丽娘一登场即“望断梅关”,梅关更堪称《牡丹亭》的精神现场。

  “南贬对汤显祖而言本来是一个重大打击,但他一进入岭南,整个人都变了。他一路唱赞歌,光在韶关境内写了三十多首诗,占了他在岭南创作的1/5多一点。”周松芳指出,汤显祖是一个全力歌颂岭南的诗人,也正是岭南行影响了汤显祖戏剧《牡丹亭》的创作,“广东应该深入挖掘有关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岭南文化故事。”

  国家京剧院编剧池浚也指出,作为直接影响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灵感触发之地,柳梦梅与杜丽娘千古爱情的故事现场,韶关南雄拥有得天独厚、万金难买的文化资源优势。他表示:“回眸传统,遥寄未来。我们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互联网思维对人文历史进行转码、升级,让经典以时尚的方式活在当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