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广东省城市建设领域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第一批——城市园林绿化领域)》,增城区荔韵公园以其卓越的绿化成果和创新实践成功入选。
荔韵公园
荔韵公园位于增城区荔湖街,面积约254亩。在省委“1310”战略部署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增城区将荔韵公园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通过专题会议研究和现场部署,加速了从规划到实施的转化过程。荔韵公园通过绿化提升和景观改造,从配套设施滞后的山体公园摇身变为综合环境改造提升的典型。优化改造后的荔韵公园以全新面貌开放,成为集全民义务植树示范、自然科普教育体验、观光游览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示范园,成功入选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科普点,荣获“2023 年广东省林长绿美园”称号。
荔韵公园林长绿美园总体分区布局示意图
据悉,增城区一方面精心规划荔韵公园,打造多功能分区。乡土树种科普区凸显乡土植物示范基地的核心定位,提供示范、科普、游览、体验等功能。公园休闲区突出休闲健身,结合园区内的碧道、缓跑径、智慧运动系统,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水鸟保护区通过设置监测设施,严格保护水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觅食空间。
另一方面,精准施策,创新针叶林改造模式。结合全省五级林长义务植树活动,制定针叶林改造方案,采用水平带状清理方式清除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松树,保留无病虫害的松树以及乡土阔叶树种,补植乡土阔叶树种,营造生态自然协调的植物景观。
同时,增城区坚持科技引领,开创生态监测高点。与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合作,建成绿美广东数字孪生示范区,设置鸟类智能一体化监测终端、林木胸径智能监测仪等,科学评估绿美增城生态建设效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及多要素融合绿美系统示范。随着保护体系日臻完善、监测机制不断加强,珍稀物种频频现身荔韵公园,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此外,增城区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打造生态休闲场所。通过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公共厕所、观鸟台、阅江台、五感步道等,完善科普服务功能,设置乡土树种植物铭牌和水鸟科普知识的标识系统,增强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
荔韵公园鸟瞰图
为巩固绿美建设成果,增城区健全示范点管理制度,优化管护机制。邀请专家“远程问诊+现场把脉开良方”,定期开展无人机巡航,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精准监控和可追溯保护,全面提升新种植树木的成活率,形成乔灌草结合的森林景观系统,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森林文化效益显著提升,为人们走进森林、了解森林、探索自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文 李妍 李嘉怡 图 增城区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