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第二届全球车网互动论坛在深开幕 龙华能源科技城建设正式启动
2024-09-13 16:51:14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藤 责编:张琳瑞

  9月12日,第二届全球车网互动(V2G)论坛暨龙华能源科技城发布仪式在深圳市龙华区拉开帷幕,本次论坛汇集了智慧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力、充电设施、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国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和行业协会,共同探讨了“车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推动车网互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智力支持。

  本次论坛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V2G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院士讲座、项目发布、高端对话等环节,深入讨论了数字能源、车网互动、新型电力基础设施等关键技术的融合发展。

  龙华区委书记王卫在致辞中表示,龙华区正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新能源和储能作为龙华区“1+2+3”现代制造业战略重点,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数字能源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晋周表示,深圳正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和新型储能产业中心,数字能源产业实现蓬勃发展。广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文胜指出,广东省高度重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多功能充电桩49.3万个,约占全国的15.8%,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和充电量居全国第一位。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乘用车保有量,在全省位居前列,为广东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表示,当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双碳”战略的背景下,能源系统转型正朝着节能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两个方向发力,将催生新一轮以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特征的产业革命,将对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深圳龙华举行第二届全球车网互动论坛暨龙华能源科技城发布仪式_fororder_55

活动现场

  论坛期间,作为深圳市首个平方公里级别的能源科技城项目——龙华能源科技城发布了总体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据介绍,龙华能源科技城是龙华区突破新能源产业空间制约瓶颈,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建设的产城融合项目,对于龙华加快打造以数字能源为特色,以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为优势的“一数四新”产业生态,争创国家级能源科技产业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龙华能源科技城将聚焦车网互动、新型储能、智能光伏、氢能等重点领域,加速新能源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根据规划,2030年,龙华能源科技城将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能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产值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当天上午,龙华区人民政府与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永泰数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首批意向入驻龙华能源科技城的企业签约,标志着龙华能源科技城建设的正式启动。此外,已在龙华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团队与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建的“车网互动联合实验室”也在论坛上正式揭牌,为车网互动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深圳龙华举行第二届全球车网互动论坛暨龙华能源科技城发布仪式_fororder_5

签约仪式现场

  新能源汽车作为可控负荷和移动储能,通过车网互动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为新型电力系统经济高效运行提供重要支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量占全部新车销量的37.5%。

  与会专家建议,政府应构建富有竞争力的政策环境,鼓励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参与竞争,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示范应用。同时,要完善电力市场,创新电力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机制,让参与车网互动的各方主体都能从中获得价值,进而推动形成车网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化机制。

  龙华区积极响应国家和深圳市的号召,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目前,龙华区已逐步形成以智能电动汽车为主导领域,以能源互联网、智能光伏为成长领域,以新型储能、氢能为新兴领域的“1+2+2”新能源产业集群体系,为深圳乃至全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文 李嘉怡 图 龙华区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