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丰收时,岭南大地处处呈现丰收景象。9月22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广东省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茂名化州开幕。
活动由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和茂名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采取“1个主会场+N个分会场”模式,集中展现百县千镇万村共庆丰收盛景,营造出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取得丰硕成果 “三农”压舱石进一步夯实
据了解,广东全力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扎实推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克服了强降雨、洪涝和强台风等灾害影响,夏粮早稻双丰收,夏粮面积产量双增,早稻面积产量为近十年来高位,同时,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在广东,守牢粮食安全的同时,乡村产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力提速推进,一批全国领先的深远海养殖装备下水投产,海上养殖向生态转型,产业布局持续优化。“12221”市场营销体系持续深化,农产品产销衔接顺畅高效,实现“产得好”的同时“卖得好”。今年上半年,广东农产品出口632.2亿元,同比增长3%。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
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鼓起了百姓的“腰包”。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7%,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9%,高于城镇4.3个百分点。
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广东持续抓好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三大革命”,统筹推进美丽圩镇、和美乡村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文明风尚进一步提升。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各种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岭南大地乡村振兴取得丰硕成果,“三农”压舱石进一步夯实,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民的节日农民办 一系列接地气的活动尽显丰收喜悦
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在主会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宣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展示广东省“三农”发展辉煌成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非遗表演《舞出禾楼新风采》、丰收欢歌大合唱《农民兄弟乐开了花》,农民朋友们用歌舞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南粤大地上的丰收喜悦。
丰收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默默耕耘在一线的“三农”工作者。袁家祥是一位来自深圳的“农业医生”,他和团队采用植保无人机帮助农民播种施肥防病虫,今年服务水稻30万亩,让种田省心又省力、丰产又增收。
惠州市墨园村的党总支部书记刘红兰,带领村民开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村集体增收50万元、村民增收300余万元,墨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来自茂名化州的廖志略,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他说,老天爷给化州人留下了化橘红这一金饭碗。种好化橘红,卖好化橘红,让化橘红走向全中国,走向世界!
今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策划了2024 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以“发现和众创乡村价值”为主题,通过农事运动会,持续围绕打造“地方IP”,让一场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农事活动融合地方“土特产”、农耕文明,用行动发现和众创乡村价值,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和乡村价值发现,为乡村聚人气、聚财气,催生乡村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
从诠释“何为农事,农事何为”到推动“农事新为,农事众为”。参与其中的村播达人体会最深、收获最大、感悟最真。
村播“网红”顾春芳结对梅州蜜柚种植省级龙头企业代表,力推时令丰收果“好山好水出好柚,要吃就吃梅州柚”。“连山九妹”何少敏结对广州乡村休闲经营代表彭涛,诚邀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共享农民丰收之喜、助农增收……
主会场上,多位参与2024 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的村播达人携手农民代表,现场推介广东各地“土特产”,展现了“新农人”是如何拥抱互联网,把流量变成销量。
主会场举办地化州是“中国化橘红之乡”、粤西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也是中药材种植大市。每年的化橘红封坛活动都是行业的重大喜事,主会场上特别安排了2024年化橘红封坛仪式,质检员上台验果后,省级、茂名市级、化州市级的非遗传承人共同封存了十坛化橘红干果,这不仅仅是对果实的封存,更是坚守古法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会场外,水稻迎着秋风在田间孕穗、金鲳鱼在湛江深远海的重力式网箱里畅游……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加速蓬勃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正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文 央视网记者 麦锦婷 蔡嘉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