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深圳南山:促进检测与产业对接 共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4-09-25 17:06:5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藤 责编:张琳瑞

  9月23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区检测机构与重点企业对接交流会在前海青年梦工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南山区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班发起,南山市场监管局主办,深圳市先进质量管理技术研究院、质量管理与检测促进会、数信数字技术应用研究院协办,深圳市130余家企业及科研院校、重点协会代表参加活动。

南山区举办检测机构与重点企业对接交流活动_fororder_9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旨在落实全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部署,推动新型质量技术信息的交流、发布和共享,促进先进检测认证与标准化服务和产业发展需求高效对接。活动分为新技术及服务方案分享及供需互动交流两个阶段,为检测机构与重点企业搭建合作平台。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南山监管局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先进质检技术服务业是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着筑基赋能作用。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制定了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谋划行业体系优化升级,推动质量技术迭代、释放集成服务效能、发力协同创新,在更高水平上促进“产学研用测”融合发展。提出质检技术服务机构要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推进核心技术升级,优化服务模式,加快与制造业融合,更好助力新兴产业发展。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强化科技硬实力。抢抓集成电路、汽车芯片、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先机,推动完善相关领域检测认证能力布局。二是增加服务附加值。创新检测认证服务场景和模式,从单一服务向研发、设计、采购、生产、测试、运维、资源再利用的全价值链综合服务转型。三是提高产业竞争力。鼓励企业与检测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开发与应用,打造新动能新优势。四是增强企业根植性。政府部门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服务机制,推动企业扎根发展集聚发展高效发展。

  据悉,南山区是经济大区、科技强区,也是质检技术服务业发展高地,已形成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特色优势。南山区拥有检验检测机构124家,2023年出具检测报告400余万份,占全市的22%。2024年1-7月南山区质检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6.65亿元,同比增速7.4%,显示出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应变力,目前南山区拥有天祥、莱茵、华通威、深圳质检院等多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检测认证机构和一大批国家级平台、实验室,国家数字电子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质检中心、国家车联网产品质检中心等深圳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均落户南山。

  活动第一阶段,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季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以“标准化创新服务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超材料先进检验检测助力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助力半导体产业加速发展”为主题进行先进检测技术发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信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华通威国际检验有限公司分别以“面向制造业的精密测量技术”“消费类电子产品国际主要市场及日本、台湾地区认证交流”“全生命周期质量服务为医疗器械市场准入赋能”为主题做了“一体化”服务方案介绍,为企业带来了新产品开发应用所需代表性、先进性、综合性检测认证和标准化技术。现场分享覆盖了产业标准化顶层设计、原始技术工程化落地等新理论、新模式,颇具启发性。

  第二阶段是开放式交流阶段,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执行会长杨国武博士主持了供需双方互动答疑,参加单位围绕研发生产、内外贸标准、认证、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需求、短板及疑难问题,与各家检测认证机构进行了充分交流,企业表示收获很大。

  南山市场监管分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南山市场监管分局以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聚焦全市“20+8”和南山区“14+7”产业,推动检测行业与新兴产业供需匹配、协同并进。下一步,将进一步促进检测认证技术供给与企业科技创新需求精准对接,在已搭建的“i南山”检验检测界面基础上,持续梳理企业需求清单、检测认证资源供给全景图,打通科技服务与产业的连接通道,助力创新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打造深圳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山高地。(文 李嘉怡 图 南山区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