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东莞发展获香港企业点赞! 东莞·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东莞举行
2024-11-27 13:41:4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车园元 责编:王悦阳

  11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率香港工商界考察团来东莞考察,并参加东莞·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携手促进经贸产业合作,不断谱写两地发展新篇章。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尹宗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崔建春,省港澳办主任陈丽文,东莞市委书记韦皓,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东莞市政协主席郑建民,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省委港澳办有关负责同志,东莞市领导陈志伟、刘光滨、邢文聚、陈庆松、罗斌等出席有关活动。

东莞发展获香港企业点赞! 东莞·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东莞举行

活动现场 供图 东莞市委宣传部

  在东莞·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上,郑建民表示,莞港两地一衣带水、血脉相连,莞港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两地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发展,合作创建了一批全国领先的标志性项目,在贸易、科技、教育、金融等领域持续开拓新赛道、新机遇。此次香港工商界考察团来莞考察,将为东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香港的企业家们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期盼香港工商界能够在东莞找到新商机,实现新梦想。东莞将全力以赴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让广大港商在莞放心投资、舒心兴业、安心发展。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莞港合作必将结出更加丰硕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陈国基表示,香港和东莞经贸关系密切,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频繁。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和高效的商业环境,东莞拥有强大的产业链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相信两地的经贸强强联手,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还能在全球市场中寻找更多的机遇。香港拥有多所世界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东莞在智能制造和科技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两地在科研合作、技术转移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同时,两地拥有历史悠久的独特文化,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等,不断增进两地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相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香港与东莞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希望大家紧抓新的历史机遇,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推动实现互利共赢,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上,东莞市副市长陈庆松作投资东莞推介及香港机场物流园暨空侧海空联运项目推介。

东莞发展获香港企业点赞! 东莞·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东莞举行

活动现场 供图 东莞市委宣传部

  活动当天,香港工商界考察团的企业代表们走进东莞滨海湾新区展示中心和OPPO智能制造中心参观后,纷纷对近些年东莞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发展表示称赞,并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推动更多项目在东莞转化落地。

  “这一次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东莞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科技和智慧城市方面,未来融合发展的空间非常庞大,东莞有很强的制造业优势,香港有很好的人才和研发经验,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共赢发展。”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电力供应商,正是因为看中了东莞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选择了在东莞投资,该公司主席阮苏少湄表示,当前,“双碳”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走能源转型之路,希望接下来与东莞加强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助力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

  当天参观结束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骆百强感触颇深,“以前感觉东莞还停留在传统制造业,没想到现在已经这么先进了,营商环境也很好,发展潜力十足。”他认为,东莞与香港在项目转化落地和物流合作方面大有可为,一方面,可推动香港先进技术在东莞转化落地,另一方面,可借助“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深化莞港两地互联互通、促进优势互补,为两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起东莞,我首先会想到制造业,今天在这里见识到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和便利的交通网络,挺惊艳的。”在OPPO智能制造中心,先进的AI技术给信德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监袁伟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集团一直以来都有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布局运输业、酒店旅游业等,东莞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地方,近年来在低空经济上也表现出了十足的发展潜力,希望能推动合作意向,助力两地繁荣发展。

  据了解,为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情况及机遇,香港特区政府于2024年11月25日至27日组织香港工商界代表团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开展交流活动。(文 傅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