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由垃圾分类志愿者创作的微电影《拾起》已经成为邻里街坊熟悉的文化IP,“00后”志愿者陈宇亮以环保知识和满腔热情带动居民共同加入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退休职工朱丽娟“娟姐”加入社区颇有名气的环保酵素制作志愿者团队,将厨余垃圾“化腐朽为神奇”……
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走进花市
在广州,一群垃圾分类志愿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从桶边引导到科普讲解,从入户宣传到自制分类主题歌曲、电影,他们极尽所能,投身生活垃圾分类的志愿服务一线,共同谱写了一曲志愿服务之歌。
而他们的故事,正是广州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发动志愿服务力量,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生动写照。
2024年以来,广州按照“六个一”(出台一个方案、建立一支队伍、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批阵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形成一批经验)工作目标,围绕“志愿百日行 分类齐参与”主题,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印发《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志愿者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成立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联盟,挂牌成立11个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
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全民行动日”“五进”、志愿者活动等主题宣传活动达16.1万次。
垃圾分类志愿者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
在校内校外,全市垃圾分类秋季“开学第一课”和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州家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让广大妇女同胞在生活工作中发挥巾帼力量;在越秀、海珠、增城等城区,“人人都是分类员、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志愿者”全民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掀起一阵志愿服务的新风……
市直各部门和区、镇(街)发挥自身优势,以“分类行”全国系统平台为载体,按照“每日有活动、每周有亮点、每月有主题”的工作要求,策划开展入户宣传、桶边引导、宣讲培训、点位巡查,以及分类打卡、光盘行动、微课堂学习、分类知识竞赛、达人说分类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垃圾分类志愿者站桶引导居民精准投放
数据显示,全市通过“分类行”全国系统平台发布志愿服务活动达61352场次。在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志愿百日行 分类齐参与”活动评选中,广州市更是荣获“全国垃圾分类志愿先锋城市”称号。这些都离不开一线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参与。
近日,为充分发挥先进代表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广大垃圾分类志愿者立足岗位、奉献社会、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经广泛发动、逐级推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100名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志愿者予以通报表扬。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广使用广州“志愿时”系统平台,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发布,严格志愿者招募与管理,加强对志愿服务效果的跟踪指导,提高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水平。定期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岗前基础培训和项目知识技能专项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服务好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同时采用新颖有趣的宣传载体和方式,广泛组织开展接地气、有活力、多样化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率。(文/图 成广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