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作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引领区”)主阵地,正深入实施乡村再造工程,全力推进“最美旅游公路”、空心村整体改造建设,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农耕体验、户外研学等特色产业,落实建设艺术计划,努力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未来乡村。
风貌提升,重塑罗浮胜景新颜值
在推进引领区建设的过程中,“最美旅游公路”的建设,无疑是这盘大棋中的重要一子。这条公路不仅是连接南昆山与罗浮山的交通要道,更是一条串联美景与产业的黄金纽带。当前,博罗片区的关键路段——横河段正在加速建设,其中县道X223线长宁镇澜石桥至横河镇罗塘桥段、省道S254线横河镇至麻榨镇段已顺利通车。道路蜿蜒于翠绿的山峦田园间,两旁绿树成荫,风光旖旎。横河镇至麻榨镇段与环绕显岗水库的百里碧道交汇,游客在欣赏湖光山色、连绵群山的同时,还能骑行感受惬意时光。春节假期,徐女士一家从惠城区自驾前来,她感慨道“一路上风景太美了,特别是最美旅游公路那段,拍照也很出片。在碧道上骑行,更是惬意无比。”
县道293线罗浮大道
横河镇,这座“广东省森林小镇”“广东乡村民宿示范镇”,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春节期间,“最美旅游公路”沿线热闹非凡,各民宿精心筹备新春节目,让游客流连忘返。徐女士分享说:“早就听说这边美景如画,特意过来玩,这次选择了横河镇的下河湾民宿。听说这个是金宿级民宿,果然没有让人失望。感觉周边环境、住宿条件各方面都挺不错。还有篝火晚会、烟花秀,小朋友有得吃、有得玩,都很开心。”
博罗县横河镇(显岗水库)航拍
作为引领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横河镇借力央企,全面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从道路升级到风貌提升,从人居环境整治到打造滨水公园和美丽示范主街,正一步步将岭南风格的城镇风貌变为现实。良好的生态和不断优化的城乡风貌,让横河镇的“绿水青山”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博罗县横河镇滨水公园
未来,博罗将以罗浮山为核心,深度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风貌,加快推进“最美旅游公路”建设,充分发挥辐射沿线乡镇和经济节点的作用,依托当地文旅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快推进体育小镇和驿站建设,大力开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康养等新业态,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罗浮山下四时春”品牌。
多元兴旺,激活岭南乡村新动力
罗浮山下的徐田村,山清水秀,古街老巷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然而,曾经的它也面临着空心村的困境。近年来,随着引领区建设发展,当地引进优质企业,将兰门小组178亩空心村整体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农耕文化、田园体验于一体的高端旅居田园康养综合体拔地而起。2024年,兰门田园康养生态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的美丽蝶变。村里“沉睡的资产”被唤醒,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游客纷至沓来,并辐射效应带动周边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久违的烟火气再次在这个古村升腾、弥漫。
兰门田园康养生态旅游区
博罗还借助引领区建设契机,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围绕“绿美”主题,深度探索“庭院+”创新模式,实现多元融合发展,一个个小庭院摇身一变,或成为果蔬繁茂、绿意盎然的迷你农场,或打造成充满小资情调的茶馆、酒咖,或升级为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精品民宿。如今,这些热门打卡地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游玩休憩,感受美丽乡村的质朴惬意生活。村民通过农家乐、民宿经营等实现增收致富,未来乡村发展前景广阔,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博罗将积极实施乡村再造工程。结合“空心村”整治,用好央企力量,引入国企、民企导入产业,推动村庄环境提升、业态导入、可持续运营等。优化提升村庄规划和用地布局,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村民居住地相对集中、农业生产等功能区相对集中。推广装配式建筑、零碳农房建设模式,结合“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和农房风貌管控工作。紧密结合整村运营,做好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工作,探索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艺术添彩,绽放岭南文化新魅力
当乡村之美与艺术之美相互交融,便会碰撞出神奇的火花。“落花满天闭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在园洲镇曲艺协会排练室内,一群粤剧发烧友正在演绎经典剧目《帝女花》,举手投足间尽显粤剧的独特韵味与魅力。在园洲镇的各个村居、古老祠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校园里,粤剧文化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成为博罗独特的文化印记。
专业的唱腔,华丽的戏服,精彩的对唱……在博罗县园洲镇上南村,逢年过节之际总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粤曲表演
引领区内,人文的馥郁芬芳如陈酿般醇厚悠长。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葛洪传说、石湾镇龙舟竞渡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引领区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彰显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千年前,苏东坡溯江至泊头镇(今园洲镇),登岸游览罗浮山,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的千古名句。如今罗浮山景色依旧,东坡文化与岭南文化深度融合,成为这片土地的精神内核之一。每年端午,东江河畔都会举行“龙船景”或龙舟竞渡活动,观景之处人潮如涌、喝彩声不断,一派热闹非凡的龙舟盛景,传承着千年的民俗风情。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灵魂。博罗将旧粮仓、旧纺织厂改造成东江粮仓文化创意园,焕发全新活力;“一村一歌”、村“ART”、田园丰收艺术展……在博罗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走进基层,为乡村注入绚烂多彩的文化新活力。博罗将继续实施“艺术村长”“乡村推介官”计划,助力博罗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新路。
去年国庆期间,博罗徐田村开展了“艺术村长”摄影展
建筑艺术是地域文化与历史传承的鲜活载体。新年伊始,博罗的新春第一会释放出重磅信号:博罗将坚持美学引领,实施建筑艺术计划,通过引进全球顶尖水平的设计师和团队对引领区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历史底蕴、风土人情等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设计,着力将引领区打造成建筑师和工匠的“天堂”。在博罗,罗浮山古建筑群、客家围屋、骑楼以及宗祠,共同构筑了独特的建筑风貌。未来,博罗将秉持匠心,让建筑成为艺术品,全方位展现博罗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独特标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文/图 博罗县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