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广州南沙体育馆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当晚,万众瞩目的2024—2025赛季CBA联赛常规赛第三阶段比赛广州朗肽海本队主场收官之战在此激情上演,广州朗肽海本队坐镇主场,迎战吉林九台农商银行队。
除了众多热情的球迷外,郭艾伦与丁彦雨航也现身赛场,为广州朗肽海本队加油助威。
一分憾负,球迷热情爆棚
CBA常规赛收官战,广州朗肽海本主场对阵九台农商银行。首节双方展开对攻,吉林队外线发威建立优势,龙狮外援麦克韦恩独砍12分紧咬比分。次节龙狮队三分线外多点开花,但吉林队保持压制,半场龙狮落后13分。易边再战,龙狮队掀起反扑浪潮,富兰克林连中远投,刘颜诚、邵炜昀接连命中关键三分,决胜时刻麦克韦恩突破造杀伤两罚全中,末节一度将分差追至1分,但绝杀未果。最终广州朗肽海本主场102:103憾负九台农商银行,结束本赛季常规赛征程。
比赛当晚,南沙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更有球迷身着龙狮队球服,手握助威横幅,为喜爱的球员加油呐喊,此起彼伏的掌声、欢呼声和喝彩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赛场。
袁先生是龙狮队球员佟佳俊的忠实粉丝,他告诉小南,虽然天气非常冷,比赛地距离自己的居住地也比较远,但能够观看收官之战他觉得非常值得。“经过这几场比赛,球员们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了,我觉得南沙的球迷们都特别懂篮球,现场观赛氛围特别棒,大家对于广州龙狮队都有着一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袁先生表示。
作为广州篮球版图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南沙通过“区BA”——南沙区男子篮球联赛,将群众体育推向新高度。自2022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为篮球爱好者搭建起一个学习交流、展现实力的平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南沙区男子篮球联赛总决赛便在南沙体育馆举行,彼时场馆内外的热烈氛围与今日的CBA赛事遥相呼应。如今,篮球已成为南沙区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球迷和游客前来观赛和旅游。
尽显南沙温度!南沙基层工作者受邀观赛
本场比赛不仅是篮球竞技的舞台,还承载了更多来自南沙的社会温情和人文关怀。比赛场馆看台一处聚满了身着工服的职业群体,他们分别是南沙的城市保洁人员、社工志愿者、建筑工人、新业态人员等基层工作者,还有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实验小学的学生及家长,共同构成了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赛前,环卫工人代表黎凤英和社工志愿者代表伍念喜,还被邀请上台,与球员们一同参与国歌领唱环节。这一举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也让现场的观众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与包容。
作为CBA广州赛区的志愿者之一,伍念喜负责指引观众入场以及帮助他们找到对应的座位。谈及前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他表示:“CBA球赛吸引了众多球迷来到南沙,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志愿者的热心服务感受到南沙的热情!”
前来观赛的聂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曾参与南沙体育馆的建设工作,坐在自己建成的场馆中观看球赛,他倍感自豪。“非常感谢公司对我们的关心,今晚组织我们来观看CBA比赛。看着场馆中聚满了人气,我内心非常高兴、激动。”聂先生说。
珠江街道的社区工作者李女士兴奋地告诉小南,CBA是自己从初中起就开始观看的球赛,能够有机会到场支持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她表示:“社工一直以来都是服务群众的岗位,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享受到南沙区社工部给予的鼓励,今晚的观赛体验非常棒!”
据悉,本场活动还首次实现了“志愿服务积分—顶级赛事体验”的直通兑换。目前,南沙时间银行平台已上线“积分商城”,提供文体活动、技能培训、商户优惠、服务体验等共8大类149种兑换资源,市民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累积分、兑换门票。这一创新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激励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还能让新就业群体共享南沙建设成果。
“备战”全运南沙体育馆迈向更高舞台
3月31日的收官之战,不仅是一场精彩的篮球赛事,更是一次社会责任与城市温度的完美结合。广州朗肽海本队在主场的出色表现,为本赛季的CBA常规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本次CBA赛事的主场馆,南沙体育馆以其一流的设施和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此次CBA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南沙体育馆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力的一次检验,也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据悉,本场比赛结束后,南沙体育馆将立即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进行全面升级和提升,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南沙区还将加强场馆周边环境的整治和提升工作,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比赛、观赛环境。(文 张丁璞 刘超 李煜 罗慧敏 图 刘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