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浩荡,岁序更替,华章又新。在这个春和景明的季节,红树林间鹭影翩,守护绿洲众志凝,南粤绽放勃勃生机。
广东是全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现有红树林1.14万公顷。广东人民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推动红树林保护攀高向新、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呼之欲出、各地创新举措竞相发力、红树林面积稳步增长……广东正为全国红树林保护事业积极探索、示范先行,不断续写守护“海岸卫士”的新篇章。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俯瞰图
攀高向新,在红树林保护上示范带动
时值4月,走进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春日暖阳照耀下,红树林繁茂葱茏,林上白鹭翔集,树下鱼虾游弋,游客漫步其间,恰如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是全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超两万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五分之一。两年间,一场红树林保卫战在保护区全面铺开。
以制度创新筑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全力支持和配合地方政府逐步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2024年1月10日,全省首个针对红树林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推动构建“国家—省—市—保护区”四级红树林湿地保护制度体系。同时,保护区还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两年来新种红树林300余亩。
以现代科技赋能。“我们强化巡护力量,采用‘人防+技防’的方式,对保护区红树林进行智慧化监测监管。”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苇介绍道,通过优化护林员队伍建设,引入智慧化监管技术,强化一线巡护力量,保护区现已搭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形成“高空卫星遥感监测+低空无人机航拍+地面人力巡护和视频监控”全方位多层次监管。
典型红树植物-红海榄
以联防联控护航。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与检察院、法院、公安、海洋综合执法等部门建立“检察+审判+行政管理”综合保护协作机制,形成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司法保护新格局。数据显示,两年来保护区累计巡护里程超过10万公里,发现和制止破坏行为70多起,核查处理疑似违规问题点位300多个。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红树林聚集栖息的海鸟和候鸟也越发多了起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连续多年不间断开展鸟类资源监测,鸟类多样性及种群规模连续三年递增,并首次在广东境内发现线尾燕。截至目前,该保护区记录的鸟类总数从2023年的312种增加至31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从“稀客”变“常客”,让这片湿地以蓬勃生机诠释了“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开拓创新,在生态建设上担当作为
走进南粤沿海地带,红树林密集生长的脉络清晰可见:广东红树林东起潮州饶平柘林港,西至湛江徐闻五里镇,分布于14个地级市39个县,集中在湛江雷州半岛、茂名水东湾、阳江程村湾、江门镇海湾、珠海淇澳岛、惠东考洲洋等区域,宛如镶嵌在海岸的绿色明珠,熠熠生辉。
红树林面积广阔,做好保护工作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从将红树林保护修复纳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点任务和林长制考核,到以政治监督推进红树林保护工作;从积极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到鼓励各地创新探索保护修复路径;从大举创建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到推动生态与经济共赢……广东正以逢山开路的勇气、开拓进取的智慧,将绿意融入城镇化建设,凝心聚力把红树林打造成生态文明新名片、绿美广东新亮点,让红树林切切实实地转变为“金树林”。
孩子们走进红树林,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在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全市通过科学规划分区、开展生态修复、搭建科研平台、发展生态旅游、挖掘文化价值等举措,推动城市与生态和谐共进;在台山镇海湾,碧道、古村、温泉等元素汇聚在一起,构筑起30公里长的红树林景观,一个“红树林生态保育+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多功能综合发挥的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呼之欲出;在惠州考洲洋,红树林碳汇资源探索在此实践,开创了全国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先河,进一步提高红树林碳汇资源利用和价值实现效率;在湛江,红树林生态旅游异常火热,研学课程、康养步道、红树林主题旅游线路等沉浸式体验成为致富“金钥匙”……
自上而下、同频共振,广东各地持续发力,将红树林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催生了许多新经济新业态,构建起多形式多层级的复合式红树林保护体系,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引擎。
广东台山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
久久为功,在积聚绿色动力上勇作先锋
红树林守护海岸,我们守护红树林。近年来,为持续做好红树林保护工作,广东先后印发《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广东省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年》《广东省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广东省林业局加强红树林保护工作方案》等多项文件,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推进红树林保护监测网络建设,加大红树林科研力度,不断完善保护体系,实现红树林资源精准保护。
如今,全省红树林面积已由1.06万公顷提升至当前的1.14万公顷,约60%的红树林被纳入自然保护地、近95%的红树林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共建立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际重要湿地3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17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水鸟翔集
“我们要切实推动广东红树林实现高水平保护,打造广东红树林知名品牌。”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6年底,广东将基本形成可覆盖红树林重点区域的监测监视系统。 (文/图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叶卡斯 通讯员 林荫)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