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从化区首季经济"开门红" 解码绿色发展的"加速度"密码
2025-05-02 15:04:28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朱桦 责编:蒋硕

  在春意盎然的岭南四月,广州市从化区以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叩开了2025年的发展之门:全区GDP同比增长3.4%、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2%三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这份成绩单不仅延续了从化"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的发展势头,更彰显了生态功能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智慧。
 

从化区首季经济"开门红":解码绿色发展的"加速度"密码_fororder_1

从化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产业强基:构建绿色智造新生态

  作为广州北部生态屏障,从化区在坚守绿水青山本底的同时,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格局。2025年一季度,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8%的耀眼数据背后,是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内机器轰鸣的生动图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智能模具项目加速推进智能化改造,日立涡旋压缩机新平台建设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兆舜新材料智造基地已实现纳米材料量产。这些总投资216亿元的46个重点项目,80%集中在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传统产业+战新产业"的双轮驱动格局。

从化区首季经济"开门红":解码绿色发展的"加速度"密码_fororder_2

从化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在联合利华华南生产基地,每小时2.4万支牙膏的智能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万力轮胎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这种"智改数转"的集群效应,推动全区前十重点行业七成实现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普洛斯华南供应链运营中心建成智慧仓储系统后,物流效率提升40%,带动周边形成超百家配套企业的生态圈。

  城乡融合: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从化区以"百千万工程"为轴心,创新构建"都市农业+生态文旅"融合模式。一季度农业增长的亮眼表现背后,是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中国中部花木城广州自贸园引入荷兰智能温室技术,推动花卉苗木生产向标准化、集约化转型;洲洲美柑产业园依托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打通从化柑橘北上流通通道,实现特色农产品跨区域高效流通;莲心农业探索数字化水产养殖新模式,通过智能监测系统优化养殖全流程,带动农户增收成效显著。  

  在吕田镇千亩梯田,北斗导航无人农机开展精准化作业,助力全区粮食生产稳面积、提效益;温泉镇荔枝产业通过大数据中心动态监测果园生长,推动传统种植向智慧管理跃升。这种技术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叠加"双农三引"工程的政策牵引力,已吸引一批高附加值种植项目落地,逐步形成花卉、水果、水产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5%,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消费升级:打造流量经济新范式

  当流溪河畔的樱花如云似霞般绽放,从化区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迎来全新解锁时刻。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生态基底,系列精品赛事与户外运动项目持续释放磁吸效应,国际乡村运动公园的越野激情与温泉赛车场的极速轰鸣,不仅激活了周边民宿集群的旺盛人气,更催化出汽车主题营地、运动康养中心等跨界融合业态。夜色中的特色餐饮街区与赛事周期消费热潮相互交织,成为拉动区域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

  正在加速建设的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以前沿视听技术创新赋能森林温泉场景,构建起"声光电"深度融合的沉浸式康养体验空间。蜿蜒穿行于青山绿水间的最美旅游廊道,通过串联特色驿站群落与生态景观节点,正逐步形成"移步换景、全域通达"的文旅黄金动线。这种"文体旅商"深度耦合的发展模式,不仅重塑了从化文旅产业的生态格局,更显著提升了绿色经济对区域发展的综合贡献。

从化区首季经济"开门红":解码绿色发展的"加速度"密码_fororder_3

从化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站在首季"开门红"的新起点,从化区正以三大战略支点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高埔创智谷加速汇聚高端科研资源,构建广深科创走廊北延战略节点,实验室的精密仪器与科研人员的智慧碰撞,正孕育着区域创新动能;温泉总部集聚区吸引多家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国际化的管理经验与本土产业深度融合,为经济注入高端活力;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拿地即开工"3.0版将项目审批效率推向新高度,企业从蓝图到落地的时间成本大幅缩减。

  随着市场主体规模稳步扩大、工业用电量持续攀升,这个生态之区的"加速度"故事,正在演绎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法。流溪河畔新立的标语——"从此山水质化未来",正是从化以绿色为底色,绘就高质量发展时代画卷的生动注脚。(文/图: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