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州市南沙区正全力推进“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0公里美丽海岸线”建设工作,不断加快城市能级跃升,其中,20公里美丽海岸线主要围绕“南沙滨海大道工程”与“南沙湾滨海岸线贯通工程”两大重点项目,构建“山海连城”“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新格局。
南沙区建设中心正加快推进南沙滨海大道工程建设,按照“统筹设计、分布实施”的原则,不断细化完善滨海大道未拉通路段的建设工作,进一步补齐滨海一线交通功能欠缺、路网衔接不畅等现状短板,将道路沿线滨海特色生态景观与构建“海—路—城”一体有序开发相结合,打造美丽海岸线。
南沙滨海大道工程依托南沙独特的开阔海岸线资源,创新采用“段落式景观叙事”手法,以“浪涛长廊”“天空公园”“月季公园”和“海傍大道”等7大线性主题公园作为指引,促成海洋风格“四亭”、古风文化“四台”等滨海文化印象场景的有机串联,构建移步换景的滨海体验长廊。
工程范围及观赏视点示意图
南沙滨海大道工程位于南沙区蕉门水道北岸,路线长约6.533千米,以建设满足民众休闲、人文需求为主的滨海绿廊通道为目标,旨在打造北岸滨海绿廊通道。
除了滨海特色场景,工程沿线将设置骑行驿站、慢行休息点(设公厕)、停车场等,满足市民慢行、骑行观海观景等需求,打造一个融合亲海健身与日常休闲的滨海游玩长廊。其中,“四亭”“四台”的错落分布与“月季公园”的精心打造,让游客观赏与休息两不误。
灵动海洋“四亭” 打造趣味滨海休闲场景
南沙滨海大道工程利用通透海岸线,充分融合明珠湾、海洋主题设置滨水印象场景,打造观海最佳视点,设置海星亭、水母亭、玉贝亭、星眸亭等“四亭”,让南沙区20公里海岸线呈现“昼有都市阳台、夜有星河海岸”的双重魅力,成为“广州海景最佳打卡点”。
水母亭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海星亭、水母亭以海星及水母两种海洋生物灵动、梦幻的趣味形象,打造如伞状的休闲荫蔽场所,为家庭游客增设亲子活动空间。
海星亭效果图
玉贝亭效果图
而玉贝亭、星眸亭只要找好角度,就能看到明珠湾大桥中镶嵌的如玉珠般的“星眸”。傍晚时分,灯光亮起后的四个休闲亭落更是美轮美奂,点缀趋于宁静的海岸线,让人流连忘返。
星眸亭效果图
新式古风“四台” 展现向海图强南沙精神
“四台”分别为扶摇台、乘风台、逐浪台、明珠台。该工程采用“新中式”设计语言与风格,其中,“扶摇”“明珠”“乘风”“逐浪”等观海平台命名策略既延续了岭南、历史文化元素,又赋予滨海空间“向海图强”的时代寓意,让基础设施成为传播南沙城市精神的立体教科书。
乘风台效果图
逐浪台效果图
工程将高标准重点打造“慢行入园”“骑行贯通”的全龄友好型滨海慢行系统,既为市民修建舒适的漫步碧道,也为运动爱好者规划畅通的滨海骑行道。
扶摇台效果图
“扶摇台”取意《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以螺旋上升的空中廊道造型呼应南沙腾飞之势,360度观景视野,兼具动感与力量感。
明珠台效果图
游客可沿着四个亲水平台沉浸式瞭望海景,“乘风台”“逐浪台”化用《宋史》“乘风破浪”典故,展现开拓进取的湾区精神。
“月季公园” 营造广阔多功能活力空间
月季,是南沙区的区花,工程因地制宜打造“月季公园”,将有效提升原草坪的绿化景观,成为月季花新打卡地,增强南沙滨海大道、“广州观海最佳打卡地”辨识度。
“月季公园”效果图
“四亭”“四台”由点及面形成连续性的景观点,“月季公园”则在原有场景的基础上规划宽敞的绿地空间,回应城市天际线,同时种植花草乔木勾勒波浪形林冠线,营造亲子家庭、日常休闲散步的公共活力空间,塑造大湾区“城景共生型”海岸生活示范区。
重构滨海岸线 绘就城海共生新图景
南沙滨海大道工程将系统性破解滨海岸线“碎片化”困局,构建起连续贯通的滨海活力廊道,全面提升市民观海游憩体验的连贯性与舒适度,并拓展创造亲水空间及文化消费场景,塑造南沙“湾区客厅”的鲜明形象,增强城市辨识度与美誉度。
滨海活力廊道效果图
该工程创新设计公共空间使用模式,精心打造满足儿童游乐、青年社交、老年康养等全年龄段需求的活动场所,为文化、旅游、体育活动提供优质新空间,极大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通过海岸线的系统性重构,滨海大道将全面提升南沙区城市气质与形象,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福祉的协同共赢,显著增强南沙区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吸引力,助力南沙区建设成为“向海而兴”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标杆。
目前,南沙区建设中心正精心深化项目设计,高标准推进南沙滨海大道工程建设,着力塑造具有鲜明南沙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带。(文/图 南沙区建设中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