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州白云钟落潭镇党委、政府始终将“民生微实事”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载体,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一件件“微实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具质感。
承前启后:2024年“微实事”结出硕果
2024年,钟落潭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民生关切,全力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全镇42个村居共420件民生微实事已圆满完成,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一批急难愁盼问题。这些“小而精、见效快”的民生工程,不仅直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家门口的幸福感,更生动展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扎实成效,有效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
务实笃行:2025年“微实事”深耕幸福
立足过往荣誉,更着眼百姓新需。2025年,钟落潭镇党委、政府持续发力,将“民生微实事”作为年度重点任务压茬推进。截至目前,42个村居的420件“民生微实事”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美化、创新创业促进、人文教育提质、健康医养发展等5个方面,目前已完成234件,完成率达55%,其余项目亦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一批批惠及群众日常生活的“小项目”正加速落地见效,新老项目共同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虎塘村升级林氏书室,为儿童打造快乐成长空间
为复兴文物并丰富儿童文化生活,虎塘村对始建于1836年的林氏书室进行升级。村自筹资金添置桌凳、书柜等基础设施并征集字画;获广州市妇女儿童福利会支持,增设积木、围棋等益智玩具与读物,打造专属儿童空间。目前书室已开展国学、环保、节日等主题活动38场,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成为乡村儿童快乐成长的文化乐园。
红旗村升级全民健身公园,拓宽全民健身“幸福半径”
红旗村“两委”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童庄公园健身设施不足。为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提升村民幸福感,红旗村对公园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除优化健步道外,新增儿童游乐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丰富体育元素。如今,这里人气更旺,村民的“体育健身圈”正升级为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
马沥村仲恺墙绘惠乡行
为助力乡村振兴,马沥村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彩绘田园景·青春筑乡梦”暑期墙绘实践行动。暑假期间,6名学子在村主干道路口创作4幅主题墙绘。9月新学期将持续推进,覆盖主干道及公共区域墙面,让青春创意点亮美丽乡村。
沙田村从“柠”出发:深耕柠檬产业,助力村民创富增收
沙田村聚力发展“香水柠檬”特色产业,多措并举促农增收。联合沙田柠檬专业合作社开展专项技术培训,田间指导80余户解决种植难题;牵线社会爱心企业,免费发放80余吨有机肥惠及200多户;策划电商直播,全国劳模冯冠杰代言拓销路、树品牌。今年以来,村民人均增收近1500元,系列“组合拳”让柠檬树变身村民“摇钱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五龙岗村打造“醒狮青训营”,赓续文化薪火
2024年8月,五龙岗村成立醒狮青训营,青少年学员从15人增至30人,累计培训超百课时,由省级非遗传承人指导。成立以来,该队斩获第八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白云区选拔赛荣获银奖,在参加广东白云学院第二届龙狮争霸公开赛中荣获金奖,并在元旦、春节等节庆献上精彩表演。铿锵锣鼓既激活传统文化,更凝聚党群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p>
东凤村与辖内单位党建共建,联合举办公益活动
东凤村深化党建共建,联合广州市轻工学院、镇社工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多方资源,组织党员志愿者成功举办4场公益活动。活动涵盖健康养生教学、心肺复苏培训、主题党课及非遗手工创作等,吸引400余名户籍居民和来穗人员踊跃参与。
登塘村银龄学堂:解锁人生下半场的新技能
近日,登塘村与广州市老人院、广东白云学院开展党建共建,依托村老人活动中心推出“银龄学堂”项目,开展“勤动手,多动脑”手工系列活动。学生、党员志愿者结对老人,手把手教授花扇、扭扭花等手工制作,并亲切交谈、提供精神关怀。活动惠及全村96位老人,有效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乌溪村传统太极文化引领健康新方式
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乌溪村党总支积极搭建平台,邀请太极爱好者每天在村公园榕树下教授太极。村党总支提供饮用水、提前清扫场地、购置太极服等贴心服务。目前,固定学员10余人坚持练习,从八段锦入门,已进阶至太极剑、太极扇,并外出交流表演。红白身影翩跹,成为靓丽风景,村民在强身健体、静心减压中,传承着太极文化,成为公园一道亮丽风景线。
民生微实事,撬动大幸福。无论是竹三村蓬勃生长的灵芝、陈洞村热气腾腾的午饭,还是虎塘村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红旗村的强健体魄,亦或是五龙岗村打造的“醒狮青训营”、乌溪村榕树下的身影舞动……每一处细微的改变,都是钟落潭镇党委政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坚定回响,是“转作风、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从2024年的创新突破、硕果盈枝,到2025年的全面开花、深耕细作,420件民生微实事不仅是沉甸甸的数字,更是420份掷地有声的民生承诺。这背后,是党建引领下资源的高效整合,是机制创新激发的持久活力,更是全镇党员干部扑下身子、贴近群众、解决问题的务实作风。正是这份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持续擦亮着“全国文明镇”的金字招牌,让文明的成色更足、幸福的底色更暖。
作为“全国文明镇”,钟落潭镇下一步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事、心头盼,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机制、更暖的服务,推动“民生微实事”走深走实,将把办好民生微实事作为深化文明创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不断巩固拓展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用心用情用力擦亮幸福生活的温暖底色,涵养高质量发展的深厚民生底蕴,奋力描绘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和谐宜居的钟落潭幸福新图景。(文/图 钟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