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深圳龙华“三度”发力助企打通发展快车道
2025-08-15 18:37:1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今年以来,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紧扣市场主体需求,在提升政策施策精准度、规范行政执法尺度、加大法律服务力度“三度”发力,通过印发《龙华区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等方案,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深化“执法+服务”的基础上,推出“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为企业减负效果明显;探索建立柔性执法机制,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编印《龙华区涉外法律服务指引》,举办“龙企出海,法护启航”专题活动,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深圳龙华“三度”发力助企打通发展快车道_fororder_呜呜1

龙华区司法局联合街道深入辖区多家工业园区开展“法治护航·暖企同行”专项活动

  这一系列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全过程的护企行动,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政策施策精准度 为企业发展送上“定心丸”

  作为深圳经济版图的重要一极,龙华区商事主体总量约55.4万户,国高企业376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增量居全市之首。如何更好地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的最小细胞赋能?龙华区聚焦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痛点,加强营商环境领域“小切口”制度建设,让企业安心,更舒心。

深圳龙华“三度”发力助企打通发展快车道_fororder_呜呜2

龙华区执法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今年3月,龙华区司法局联合区委政法委印发《龙华区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围绕六个方面推出23项具体举措,细化分解54条重点任务,全方位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向更高标准、更优质量跃升。同时,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异地执法不规范问题,龙华区司法局联合龙华区委政法委、市公安局龙华分局、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创新发布《企业应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的“五步”指南》,助力企业依法申诉抗辩保障合法权益。

  今年4月,龙华区司法局印发《深圳市龙华区“法治问诊·普法送策”法律服务双提升行动方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辖区多家工业园区开展“法治护航·暖企同行”专项活动,通过座谈问需、现场问诊、靶向服务,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送上“法治定心丸”。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发力,确保政策精准破解痛点,以高效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暖企安商。”龙华区司法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如是说。

  规范行政执法尺度 为企业权益打造“守护盾”

  “今后执法人员入企开展检查时,均需通过扫码入企平台进行登记,欢迎广大企业朋友对我们的扫码入企行为进行监督。”《龙华“执”播》2025年第三期开播伊始,执法人员来到胜龙加油站进行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一进站,执法人员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二维码完成登记,随后依法开展现场检查。这正是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的实践应用场景。

  今年3月,龙华区司法局在深圳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结合龙华区企业发展现实需求,升级行政执法监督码2.0版本——“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执法人员只需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二维码或房屋编码,或搜索关键信息,即可自动关联企业库,实现“无感赋码”,零负担接入。

  在试点推进的过程中,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将监督范围扩展至辖区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入企行为,包括日常巡查、政策宣传、走访调研等,并通过数据留痕和智能预警功能,对高频次入企行为进行预警,实现监督范围全覆盖。

  针对企业反映的“检查扎堆、计划冲突”问题,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还推出了“双向预约、企业决定”入企预告机制,赋予企业自主选择接待时限的权限。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特别设置联合入企模块,让政府部门做到“相约而行、组团赴企”,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服务到位。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检查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切实提升执法服务精准度与企业获得感。

  此外,为加速推进企业减负增效,龙华区司法局探索建立柔性执法机制,深刻理解“首违免罚、轻微不罚执法理念,系统梳理辖区减免罚事项清单,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行为实行首违不罚,做到宽严相济、刚柔并举,实现法理情的有机融合。

  加大法律服务力度 为企业出海撑起“保护伞”

  “今天的讲座干货满满,对我们拓展海外市场很有帮助!”一位参加“龙企出海,法护启”东南亚战略布局交流会活动的企业代表如是说。今年以来,龙华区司法局聚焦企业“走出去”需求,创新开展涉外法治服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针对重点海外市场布局,龙华区司法局联合产业部门,围绕巴西、东南亚等重点市场,举办4场“龙企出海,法护启航”专题活动,深入探讨企业“出海”过程中面临的各类法律风险,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和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助力企业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与此同时,整合市区涉外法律服务资源,编印《龙华区涉外法律服务指引》实用指南,为企业和个人获取优质、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务提供明确路径和便利指引。

  龙华区司法局还充分发挥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作用,联合深圳公证处在家事审判中心、国合中心设立涉外法律及公证服务站,提供“一对一”咨询及“零跑腿”线上申办服务,实现外籍人士、境外企业公证事项“跨境通办”。组建涉外法律服务团队,为外企及涉外人士提供涉外财产纠纷、涉外诉讼流程、法律适用和外国人在外国受骗如何处理等法律服务咨询。此外,还开通了企业法律服务专线,为企业提供快速响应绿色通道。

  一直以来,龙华区司法局秉持“店小二”精神,通过优化服务措施,不断扩大涉企政策覆盖面;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切实增强企业市场主体获得感;以专业、高效的法治保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接下来,龙华区司法局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聚焦经营主体诉求,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持续建设法治化一流的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文/图 龙华区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