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东       |        大湾区        |         眼界       |        文旅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
2025-09-05 15:45:47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傅细明 责编:王悦阳

  盛夏的钟落潭镇,金黄的黄皮果实压弯枝头,现代化产业园机器轰鸣,美丽乡村游人如织。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正以令人瞩目的发展态势,书写着城乡协同发展的新篇章。从昔日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城镇,到如今美丽健康、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新城,钟落潭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该镇跻身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镇、全国千强镇(2025年排名第156位),更成为大湾区美丽健康产业基地和“云溪湾”农文旅示范带核心区。2025年,该镇在中国镇域经济500强中排名第156位,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80亿元,农业总产值全区第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钟落潭镇的成功实践,首先源于其坚持“党建+”工作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2024年,该镇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宣讲活动和“百千万工程”主题党课等262场次,实现党员干部全覆盖轮训19352人次。这种“凝心铸魂”的政治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龙岗党建公园

龙岗党建公园

  “我们创新构建了'网格化党建'模式,将全镇划分为392个网格并全部成立党支部,形成'支部引领、网格自治、需求导向、改革驱动'的治理体系。”钟落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通过组建1862个网格微信群,线上线下精准收集社情民意,高效办结3.44万件网格事件,群众满意度逐年上涨。这种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模式,为经济发展营造了稳定环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钟落潭镇素有“广州第二大学城”之称,辖内聚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白云学院等13所院校,在校师生人数超12.8万人。该镇创新建立高校联席会议机制,2024年研究推动高校重点关注的35个诉求落地见效。同时,开展政村校企人才交流互动活动62次,积极引导高校师生投身"百千万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钟落潭高职园区

钟落潭高职园区

  产业强基:美丽健康产业集群崛起

  走进钟落潭镇美丽健康产业园,现代化的厂房林立,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作为白云区“一园两城三都四区”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该产业园已累计落地45个产业项目,占地面积超2200亩,总投资额超180亿元,目前18个项目已完工,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80.2亿元,稳居全区第二。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美丽健康产业园

美丽健康产业园

  “我们选择落户钟落潭,正是看中了这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膜法世家悦荟化妆品有限公司集团副总刘全兴表示。作为首批入驻企业,膜法世家已在这里建立了智能化生产基地,年产值超过5亿元。

  同样看中这片投资热土的还有广东诗妃化妆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助理刘倩兵表示:“钟落潭镇政府的支持很给力,不仅协调开通了便民专线,还搭建用工桥梁,组织应急救护培训,积极保障厂房建设通行与开工,全方位助力我们企业成长。”

  尚品汇生物科技负责人郭强对政府的服务高度认可:“镇领导主动走访企业,及时响应并闭环解决多项发展难题,积极协助办理场地、用电、用水等各类经营所需证明。这种‘企业点菜、政府端菜’的高效服务模式,让我们能更专注地投入研发与生产。”

  钟落潭镇政府多举措服务企业:开通便民专线解出行难题;搭用工桥梁,组织招聘及职工培训;保障厂房建设通行与开工;联合发布化妆品行业合规指引,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钟落潭镇政府多举措服务企业

钟落潭镇政府多举措服务企业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钟落潭镇美丽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底,全镇“四上”企业达40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45家;高新技术企业189家,专精特新企业96家,数量均位列全区第一。5年间,每年新增市场主体超2000家,四上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亿元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增长132%、85%、82%、57.5%和540%。

  三产融合:现代农业焕发新生机

  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钟落潭镇不忘农业根基,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该镇龙岗村的黄皮种植就是典型案例。

  “龙岗黄皮形似鸡心、皮薄金黄,是我们村的‘一村一品’。”龙岗村党委书记曾宝乾介绍。在钟落潭镇第八届龙岗黄皮文化季上,广州白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龙岗村签约,计划投资约1亿元建设规模近700亩的现代化设施蔬菜综合型功能园区,该项目将致力打造都市农业智能化发展典型和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现代化设施蔬菜综合型功能园区签约

现代化设施蔬菜综合型功能园区签约

  “黄皮文化季已成为钟落潭镇'百千万工程'的一个品牌、一件盛事。”钟落潭镇镇长郁菊青在活动致辞中表示。2024年,黄皮文化季助力村民卖出黄皮超30万斤,带动一批网红打卡点。通过纵向延链开发黄皮干、黄皮酱,横向融链串联古祠、农场、工坊等20多个节点,龙岗村打造了一条农文旅乡村旅游路线,去年吸引1.9万游客沉浸式体验古村魅力。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竹三灵芝png

竹三村灵芝亮相华南进口食品展

  竹三村的灵芝种植则是另一个成功案例。该村创新“村-社-研-企”共建模式,联动区供销联社、省农科院、云供公司等成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利用自家阳台或房间等闲置空间种植灵芝。“一个菌包一年可以采收两至三茬,既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赚取可观收入。”村民邹女士说。2024年,竹三灵芝亮相FHC华南进口食品展,圆满完成了在国际大舞台的首秀。截至2025年,竹三村“菇友”人数已从25人增加到了53人,种植面积也比去年翻了三倍。

  钟落潭镇还引进了“巨型稻”这一农业新品种。由穗云集团携手“巨型稻之父”夏新界博士团队打造的广州首个巨型稻文旅示范基地日前正式落户虎塘,首期60亩已经完成播种。中国农业世界之窗集团总经理卿小珍表示,在巨型稻产业多元转化的同时,还将着力进行文旅属性的稻鱼、稻虾、稻鳝、稻蛙等产业化的样板呈现,打造立体种养模式。

  民生为本:420件微实事托举大幸福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钟落潭镇党委政府始终将“民生微实事”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载体。2024年,全镇42个村居共420件民生微实事已圆满完成,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良田一小位于钟落潭镇良沙路,由于学校饭堂仅够教职工使用,中午时分,离家较远的学生只能搭乘公交回家用餐。在镇人大代表的建议下,镇党委政府推动饭堂改造项目,依托“1+3”镇街结对互促机制,对接陈洞村、沙田村、光明村、三元里街道、白云区化妆品协会、钟落潭镇商会企业等,累计筹得爱心捐款46.9万元。9月2日,良田一小饭堂启用首日,共有414名学生就餐,供餐标准为每人每餐13元,包括主菜+副菜+青菜+米饭+一三五配水果或牛奶。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良田一小

良田一小

  “这些'小而精、见效快'的民生工程,不仅直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家门口的幸福感,更生动展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扎实成效。”钟落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该镇持续发力,将“民生微实事”作为年度重点任务压茬推进。截至目前,42个村居的420件“民生微实事”项目已完成284件,完成率达67.62%。

  虎塘村为复兴文物并丰富儿童文化生活,对始建于1836年的林氏书室进行升级;红旗村对童庄公园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增儿童游乐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五龙岗村成立醒狮青训营,青少年学员从15人增至30人,累计培训超百课时......一桩桩民生实事,绘就了钟落潭镇幸福新图景。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虎塘村林氏书室

虎塘村林氏书室

  未来展望:打造更具示范效应的“白云样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钟落潭镇已绘就未来发展蓝图。该镇将持续擦亮美丽健康产业园品牌,聚焦生物制造核心环节,谋划建设广州国际生物制造产业园(广州民营科技园美丽健康园二期),树立Bio-Manufacture-Park生物制造园区品牌。同时关注传统行业,全新策划打造“前店后厂”定制家具产业集聚区,让家居家具制造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从“云溪湾”到美丽健康园:解码钟落潭镇的产业跃迁之路_fororder_种业之都

种业之都

  在农业发展方面,钟落潭镇将加快“菜篮子”基地、广州种业之都建设,打造“美食”名片。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广州种业之都、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整体布局,科学合理有序规划设施农用地布局,推动白云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荣誉是起点,实干向未来。”钟落潭镇党委书记刘耀均表示,该镇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深化城乡协同,打造更具示范效应的“白云样板”,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党建引领+多维融合”的鲜活范例,实现治理、文化、产业、生态的全方位跃升。

  从传统农业镇到现代化产业新城,从单一经济模式到三产融合发展,钟落潭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片热土上,红色动能正驱动着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生态优化,书写着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壮丽篇章。(文 王辰悦 图 钟落潭融媒中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