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无人化作业、AI精准分拣……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新科垃圾压缩站投入试运营,实现了“分拣+压缩”一体化处理模式。该站采用高速分拣机器人,可准确识别饭盒、易拉罐、纸张和金属等8类可回收物,分拣速度达每小时5400次,垃圾减量率超过40%。尽管占地面积仅600平方米,其日处理垃圾能力可达100吨。
新科垃圾压缩站投入试运营,实现垃圾“分拣+压缩”一体化智能运转处理
走进新科垃圾压缩站,满载生活垃圾的运输车驶入一楼卸料区卸料后,巨大的传送带随即启动,稳稳地“吞”入垃圾,并将其传送至二楼处理区。随后,机器设备自动拆开垃圾袋,分离出尘土、烟蒂等杂物。3D分选机可通过三维视觉识别技术,分析垃圾的形状与体积,实现初步分类。高速分拣机器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能精准抓取和分拣塑料瓶、易拉罐、纸品等可回收物,并将它们汇入到专门收集口。
高速分拣机器人能精准抓取和分拣塑料瓶、易拉罐、纸品等可回收物
“项目最大亮点在于引入AI智能分选产线。高速分拣机器人可精准识别饭盒、易拉罐、纸张、金属等8类可回收物,分拣速度高达5400次/小时,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垃圾减量率超过40%。”设备生产商介绍说,站内通过数字孪生系统构建“虚拟中转站”,实时映射设备运行、物料流向和能耗数据,使整个分拣、压缩、转运过程全流程可溯、全数据驱动。
据了解,新科垃圾压缩站在有限的600平方米用地上,通过立体化结构设计,建成了建筑面积超1700平方米的两层现代化处理枢纽:一层专注压缩,二层实现智能分拣。该项目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社会资本投入用于高科技设备采购,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突破100吨。
针对市民关注的异味问题,新科垃圾压缩站采用“负压收集+次氯酸喷雾”双系统除臭。全场臭气经离心收集、喷淋净化、紫外杀菌等多道工序处理后达标排放,关键点位则加强次氯酸消杀力度,最终实现站内空气达标,臭气“零外溢”。
“白云区正在推进建设一批环卫综合体,新科垃圾压缩站是我们环卫综合体的雏形实验基地。”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座“不像垃圾站的垃圾站”,正用科技重新定义城市核心区域环卫基础设施的形态与效能。(文/图 成广聚 全碧芳 黎天智 邓长强 廖家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