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湾区行_fororder_湾区行_副本

扎实研究认真阐释 更好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2018-04-16 09:43:52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葛宁远 责编:赵滢溪

  4月13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思想引领新时代”理论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省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意义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研究、认真阐释,切实做到“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推出更多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

  加快建设以新产业为支柱、注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广东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走在全国前列。对于新时期的广东来说,必须加快形成以新产业为支柱、具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才能有力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以新产业为支柱、具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通过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以实体经济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进而加快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广东经历了快速增长的新产业初创期,现在新产业的发展重心需要转向上升期。从产业组织角度看,中小企业难以在新产业成长为新支柱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促使中小科技企业通过市场化整合,诸如上市、并购与重组等,加快形成有实力的大企业,才可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加快中小科技企业通过市场化并购走向大企业的进程,才能支撑新产业走向新支柱。把新产业的发展重心转向上升期,也有利于加快完善市场制度建设与大幅度改善营商环境。

  要促进中小科技企业通过市场化整合向大企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具有协同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快完善支撑创新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需要在规范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下,积极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科技企业上市、并购与重组,以更好支撑新产业向新支柱转变。其次要创造不同专业人力资源融合发展机制。融合发展有多种方式,其中,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股权融合发展是一种有效方式。所以,在中小科技企业走向大企业中,需要加大不同专业人才融合发展的股权机制建设。最后要加大力度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与便利化的市场环境。大力消除资源与要素跨部门与跨地区的流动障碍,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更重视市场退出机制的建设。只有更便捷的流动,才能加快新产业向产业体系新支柱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新旧动能的根本性转变。

  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段华明

  从“先行一步”到“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表明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这与广东当年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从“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再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前列”是一以贯之的红线。“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是“先行一步”升级版,一下子把当前和今后广东在全国的定位给表明了,使南粤又一次站到了历史前台,不仅在时间节点上走在前列,更要在发展质量和结构效益上引领示范。改革开放已40年,全国各地百舸争流,多方阵你追我赶成为新常态。面对新的历史方位,要求广东更上一层楼,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

  在改革开放的每个关键时期,广东都领风气之先,反应迅速,先行一步。当今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这个期望富有深意,既体现了党中央对广东历来的要求,更赋予了广东在全局中新的定位。广东不仅要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路径之先,探索新经验、实现新作为,为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而且要清醒认识广东在思想理论创新方面的责任担当,可以并且应该走在前列。在新征程上广东不断总结改革发展的经验,把深入调查研究的认识和思路提炼成建议,及时提交给中央政府,推而广之,并适时把广东创造的新鲜经验和观点方法政策措施,经过能动转化形成理论形态,以其对实践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对于全国改革发展起到思想理论引领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花团锦簇,硕果累累,成为向世界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

  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周立彩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及体制机制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提出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以结构性制度变迁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和区域高质量提升。其一是主体提升制度设计,包含对企业和企业家、劳动力或创业者、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提升;其二是产业提升制度设计,包括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等提升;其三是区域提升制度设计,包含区域创新、区域结构优化、区域新增长点培育等提升。

  二是以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为突破口,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是以发挥粤东西北后发优势和加快区域崛起为导向,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和一体化发展。构建区域产业共建模式新型治理机制,加快制定和实施粤东西北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有针对性在粤东西北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和区际增长带。

  四是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完善乡村振兴制度环境。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依托基础性制度改革与创新,全面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权利清单等“清单”机制,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橄榄型”结构收入分配机制,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六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行动主体间的协调机制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化解区域生态资源分割管理矛盾,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

  新时代广东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要求广东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广东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行动指南。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总结广东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权。二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和谋划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提升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使党员干部养成对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尊重和敬畏;破除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三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如深圳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党工委出台《质量党建行动计划(2015—2017)》,明确提出了街道质量党建三年工作总体目标、4个实施步骤、10项行动计划、52条工作措施,使基层党建标准化有序推进。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广东党组织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求从党的建设规律出发谋划党的建设,针对问题,找准党的建设突破口;完善质量党建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越科学,越有利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的建设具有系统性,构建系统党建,才能避免短板效应,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郅强

  开创新时代广东社会治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在新时代被赋予了社会治理建设的新使命,任重道远,更须砥砺前行,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转变传统管理思维,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是社会治理的未来目标导向。这需要政府、市场及社会等多元主体通过有效的共治机制实现联动,为社会建设事业共筑力量;需要党和政府为人民参与社会治理创造条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始终以公共利益为先,使发展果实由全体人民共享。

  二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设计,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第一,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原则。第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广东地方实际不断推进改革,构建稳定、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结合基层治理与基层党建,将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其一,必须要结合基层治理与基层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其二,将重心下沉至基层社区,将社会治理落实至“最后一公里”。其三,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四是建设外来人口参与社会建设新格局,使治理成果惠及民生福祉。应完善法律法规,落实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当家作主政治权利;通过党代表、人大代表等方式,将外来人口吸纳为社会治理的有益力量;拓宽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与方式,注重外来人口与广东本土居民的文化融合,提升外来人口在广东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玉

  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价值功能及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明确要求。这对广东和中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对广东发展图景具有目标定位功能,展示了广东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图景,是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有机统一。在具体实践中,广东要坚持把整体性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为新时代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引领和示范的实践文本;对广东发展路径,具有动力优化功能,“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昭示了新时代的发展活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彰显着新时代的内在动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体现着新时代的外生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出了新时代的模式选择;对广东发展结果,具有激励指引功能,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民性和共享性。最终归宿就是要求广东在未来的实践中,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经由传统经济增长的GDP主义,向整体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动力是政府与市场合力作用的共同结果,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能为一切后发现代化国家完成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超越,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型;彰显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财富创造主体与成果享有主体的实践统一,有利于广东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进一步补齐地区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等民生短板,更加切实地维护人民利益,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晓凤

  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这不仅赋予了广东新的历史使命,更是为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走向共同繁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广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辟创新路径,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将中国对外开放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带动整个世界向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前进。

  第一,建成一个高地:将广东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以实现互利共赢为目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创新为动力,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全球为视野,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二,实现两大跨越:实现扩大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开放的新跨越。重点推进金融、高端航空航运服务、文化教育和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全面开放,进一步放开船舶、高铁和其他机械设备等高端制造业。

  第三,抓住三大重点:“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倡议、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深刻把握国内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全面抓住“三大重点建设”,让其相互支撑、有机融合,在形成陆海内外联运、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

  第四,打造四大中心: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制造业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增强全球商贸资源配置能力,打造富有广度和深度的国际金融市场,积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广东航运中心配置全球航运资源能力。

  第五,增创五大优势:新制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市场优势。全面开展贸易投资规则创新,前瞻布局先进制造、海洋、空间等前沿技术,引领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拓宽新业态的发展空间,大力开拓前景广阔的新兴市场。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伟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和世界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应伟大时代而产生的伟大思想,体现了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和世界逻辑的有机统一。其中,历史逻辑是前提,价值逻辑是取向,实践逻辑是目的,世界逻辑是方向,四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强大的思想力量和真理力量。

  一要把握这一光辉思想的历史逻辑:观照现实的历史洞见是这一思想最突出的政治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从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高高举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旗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让“中国梦”成为扎根中国广袤土地、聚合13亿多中国人民磅礴之力的共同方向和精神坐标。

  二要把握这一光辉思想的价值逻辑:人民至上的坚定信仰是这一思想最鲜明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篇贯穿人民立场、人民信仰、人民情怀,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高举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取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根本指向和依归;贯彻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的信仰信念,通篇贯穿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三要把握这一光辉思想的实践逻辑: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是这一思想最鲜活的创新素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不断创新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理念和思路,构建完整系统的治理格局,具有深刻的实践性。

  四要把握这一光辉思想的世界逻辑:大国担当的中国方案是这一思想最动人的济世情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以大国责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一带一路”建设、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减贫进程、全球气候治理、互联网发展等多个层面提出了理念先进、举措务实的中国方案,用中国智慧提升世界发展水平,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