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促负责 广州147条臭河涌全部消除

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记者 陈惠婷 通讯员 尹政军):2019年底,广州市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鸦岗等9个国考断面稳定消除劣Ⅴ类,1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
“以前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经常到水里抓鱼摸虾,后来因为污染变得又黑又臭,如今看见水质一天天变好,大家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广州市白云区雄丰村村民黄星赢站在跃进河边的绿道向记者说道。如今,日处理量达1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水体不再黑臭,雄丰村的村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见证着跃进河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正是广州动真碰硬、铁腕治水的一个缩影。
2019年8月上旬,针对暗访发现的跃进河雄丰段前期水质黑臭、涌边建筑骑压、巡河通道未贯通等问题,广州市白云区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区河长办监督问责组组长何达其马上翻查相关河段巡河记录、开展实地查看,并现场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对策。
何达其多次到现场检查,会同镇纪委通过调取资料、谈话走访等方式调查了解水质黑臭问题,并据此约谈跃进河雄丰段镇街级河长陈忠联、黄镜秦以及村居级河长卢伟胜等3人。约谈后,江高镇立行立改,加大管网摸查溯源、河涌保洁清污等工作力度,白云区纪委监委跟进督促落实涉水违建清拆整治。目前,雄丰段水质得到提升,跃进河2019年月均为V类至IV类,且在对雄丰段堤岸整治升级后,巡河通道畅通无阻,两岸环境显著改善。何达其向记者介绍说,3年来白云区共问责179名工作不力的河长和工作人员,有效压实了各级各部门的治水责任,推动了河涌整治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
2017年6月,广州市河长办成立之初,就专设了监督问责组。该组设在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报批同意,可指定下级河长办查办其管辖对象违纪问题,也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查办。
深入黑臭水体整治一线开展检查,运用“四风”问题云治理系统进行大数据排查,在媒体公开曝光治水领域违纪违法典型问题……对“涉水”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广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态度鲜明。2018年,广州市国考鸦岗断面水质由V类转为劣V类,未达国家考核标准。经调查核实,62名工作人员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被追责。
2019年4月30日,在结合水质监测数据对水环境治理问题线索梳理后,市河长办监督问责组针对一些河涌出现黑臭反弹的情况,及时组织对荔湾、白云、番禺3个区的7名区级河长进行谈话提醒。通过后续系列有力整治,2019年鸦岗断面水质由2018年的劣V类提升为Ⅳ类,跃升两个类别,达到国考、省考标准。
2018年以来,广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对违法建设整治和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拆违治水工作中失职失责、包庇纵容甚至充当“保护伞”等问题,共受理拆违治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801条,立案处分264人,诫勉谈话162人,移送司法机关21人。
“问责从来不是目的,我们是要以问责促负责,以负责促担当,以担当促实干。”广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有力问责,打破了一些人的观望态度、侥幸心理,打消了一些人不担当、不作为的消极心态,为广州带来了治水人争先恐后、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新气象。
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治源先治人。思路在变,态度在变,作风在变……这些变化汇聚起来,最终迎来了广州147条河涌的大治大变。
猎德涌石牌桥附近出现了白鹭,车陂涌消失多年的萤火虫又回来了,广州治水案例入围第十二届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白云区成功入选2019年全国10个河长制湖长制激励市县,从化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围国家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如今的广州,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