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李密
7月26日,由深圳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华区观澜街道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观澜古墟文化节在观澜古墟启幕。本届文化节以“国潮”为主题,突出传统赋活和艺术焕新,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性成果交相辉映,展现了观澜古墟古与今、新与旧交织互融的独特韵味。
开幕式当天,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刘勇携国潮系列设计作品亮相古墟。雨中街巷,身着国潮时装的模特跟随音乐节拍上演了一场“织梦东方”主题时装秀,本次秀演融合中国戏剧脸谱、书法等传统艺术元素,传统古街巷与时尚交织交融,将文化节艺术氛围全力拉满。
启幕仪式现场 供图 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
龙华区委常委、观澜文化小镇指挥部指挥长黄立敏表示,观澜古墟开放一年多来的繁荣发展是社区居民、商户、艺术家和各级部门共建共享共治共融的成果,藉由本次文化节,观澜古墟为讲述老故事、创作新故事和传播故事的“发展贡献者”进行了授奖,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观澜古墟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中。
“根据我们的了解,观澜古墟原本就有一条卖布街,以土布经营、成衣加工等功能为主,后来也逐步发展为引领布匹潮流的交易空间。所以今天在这里重现纺织艺术之美,将国潮服饰与历史文化街区相结合,是重新激活了传统‘墟市’的空间功能,也以历史建筑为背景给予国潮服饰以户外的表达方式。作为设计师,这样的呈现方式很吸引我。”当问到在观澜古墟举办个人设计作品大秀的原因时,刘勇表示。
活动现场 供图 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
“墟市散步”历史文化展,传统墟市文化在当代的表现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化节观澜古墟首次开放修缮后的地标式历史建筑——“澜阁”,基于原真文化本底,提取百年前古墟的经营业态、居民角色,设置沉浸式剧情,将古墟文化故事打造为《墟市散步》历史文化互动展。展览运用最新玩法引导参与者翻开古墟的记忆之书,读出历史文化和岁月变迁,品尝老旧与新生的碰撞及互动。据了解,《墟市散步》历史文化互动展将持续展陈半年,期望让观展者以全新视角感受观澜古墟旧日的繁华与新生的活力。
观澜古墟的建筑空间汇聚了客家、广府、西式建筑特色,是一座天然而独具特色的展览空间。基于此,本次文化节重点突出艺术焕新,引得观澜文化小镇艺术家纷纷前来展览,他们利用观澜古墟未使用的商铺空间,以“国潮”为主题,策划了“国潮新韵-传统与当代艺术的交响”艺术展,将当代版画、当代水墨画、当代木工及其他当代艺术作品在观澜古墟特色建筑空间中展陈,使古墟呈现出“传统”与“当代”交融的新兴国潮魅力。
活动现场 供图 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
40余场文化活动,手工艺互动体验不断档,精彩纷至沓来
这个夏天,深圳以“可能”为线索,正式发布“深圳有可能”城市文旅计划暨“深圳的100种可能”文旅攻略,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选择。作为深圳历史上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观澜古墟也蕴藏着无限可能与惊喜。
启幕活动拉开了文化节的“冰山一角”,后续不断档的汉服巡游、国潮集市、手工艺体验场场值得期待。市民在活动期间的周末走进观澜古墟,或将看到身着华美汉服的巡游队伍在古墟街巷穿梭,化身穿越时空的使者,引领参与者穿梭于古今之间。
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活动,我们提高了文化艺术服务供给品质、丰富了活动内涵,并将活动时间延长到一个月,扩大了受众覆盖面,希望市民在古墟玩得开心、游得畅快,携手将观澜古墟打造为深圳文旅新地标”。(文 黎萱 陈琳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