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州市博罗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推进绿色园区建设,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引擎”。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
近日,位于博罗罗阳街道的大金空调华南生产基地内,第三工厂及附属建筑均已完成室内装修,一期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
从动工建设到试投产,大金仅用了一年的时间。高效动工的同时,该企业还积极“拥抱”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将“绿色节能”的理念注入到园区建设当中。据了解,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高隔热性能屋面、交直流混合驱动光伏空调、光感自动开合百叶窗、空压机余热回收等先进节能设备,积极利用自然能源,以智慧化管理实现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资源循环化使用,预计综合能耗降幅超过12%,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大金空调华南生产基地在规划设计之初就非常注重节能低碳。一期项目中,光伏装机容量约4.9MW,年发电量预计可达500万度,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2850t/年。”大金空调(惠州)有限公司基建课长张守强说。
大金空调华南生产基地
目光转向位于博罗西部的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上,该园区持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今年6月,博罗县产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及惠州市香江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成功“牵手”,在光伏发电项目上展开合作,这也是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首个光伏发电项目。“我们的屋面可以利用起来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为企业提供清洁能源、降低能效。由此一来,企业每年可以节省50万到70万元电费。”惠州市香江智能电器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邱广生说。
据介绍,该项目预计投资约460万元,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模式以及“源网荷储云一体化”的技术路径,最大化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升发电效率。“近期达成合作的‘惠州市香江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是我们的建设起点,项目将充分利用屋顶资源,为企业降本增效,开启了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园区的新篇章。”博罗县产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技术运营部经理余梓豪说。
光伏发电项目效果图
投入少、回本周期短,“问天借电”已经成为企业、园区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建设的缩影。“在产业布局上,我们将充分结合园区的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重要切入点,对园区内的建筑屋顶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和评估,同时以县产投集团新能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逐步实现园区企业项目能源供应的绿色化和低碳化。”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朱业钊介绍,园区将从能源利用、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企业项目能源供应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作为博罗县致力打造的首个千亿级产业园区,智能装备产业园既要算好“环保账”,又要打好“经济牌”。据了解,园区在引进产业项目时,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入园。另外,持续对企业在工艺流程设置、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导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确保符合绿色园区建设标准。“未来,我们将在能源存储、智能电网等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提升园区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将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一定能够打造成更加绿色低碳智慧发展的示范园区,为县域乃至全市、全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朱业钊说。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成更加绿色低碳智慧发展的示范园区
作为“湾区绿肺”的博罗,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环“两山”示范区建设等多个发展新机遇,叠加省委、省政府近期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更有信心有底气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据县科工信局介绍,目前博罗已初步形成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体的4个支柱产业,培优育强新型储能和生命健康2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赋能升级现代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有5家,包含了绿色设计产品40个。为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博罗积极推进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拟定工作,申报国家绿色工厂4家、绿色供应链1家。
“博罗将进一步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降低能耗和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博罗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马一鸣表示,接下来,博罗将抢抓机遇,加强科技创新,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向着千亿级高质量发展强县的目标奋力冲刺。(文/图 博罗县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